何積豐:AI的本意並不是替代,而是讓社會價值交換更有效

2023年,技術變革驅動下,產業、市場迎來發展新走向,職場也逐步形成全新格局。12月15日,由智聯招聘發起的“新動能·新職場”2023中國年度最佳僱主頒獎盛典暨中國人力資本國際管理論壇在成都金牛區啓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中國人才研究會會長何憲,成都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亓國榮出席16日的論壇活動並致辭。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華科智穀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何積豐出席活動並做主題演講。2023中國年度最佳僱主評委會主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美國著名經濟學家、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赫克曼(James J. Heckman),中國人才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曾湘泉,著名經濟學家任澤平,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蘇玉峰等各領域大咖齊聚一堂,共話新動能驅動下職場的全新格局,展望長期主義下的智能產業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華科智穀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何積豐在論壇上發表了《人工智能重塑人類社會》 主題演講,探討人工智能爲人類社會帶來的變革意義。

做好“對齊”加碼AI長遠發展

數字化時代,AI滲透到各行各業,重塑人類社會,實現更多便利和效率。然而,隨着AI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突破,難以避免帶來人們對安全上的擔憂。那麼,大模型主要的安全問題是什麼,又該如何應對,何積豐給出了自己的“解題思路”。

“當前與大模型技術相關的安全問題主要有兩類,一是隱私問題,二是對齊問題”何積豐提出,”隱私問題既不僅在訓練過程中,還發生在使用過程中,同時,因爲大模型的生成能力,讓‘隱私泄露’的方式變得多樣化”。“應對這些問題,離不開對齊技術”,何積豐介紹,“對齊”是讓系統的目標和人類價值觀一致,使其符合設計者的利益和預期,不會產生意外的有害後果。“如果把AI看作孫悟空,‘對齊’就是唐僧的緊箍咒。”何積豐笑言。

何積豐坦言,對齊技術的實現仍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對齊的基礎——“人類價值觀”是多元且動態變化的,二是大模型“有用性”與“無害性”之間目標不是完全一致,也會發生衝突,如何平衡兩者,考驗着人們的智慧。

重塑社會分工 加速行業變革

當前,AI的應用已經深入到了人類社會的各個角落。在何積豐看來,AI對於人類社會有着重大的重塑意義。首先AI重塑社會分工,文書撰寫、代碼編寫、資料收集等工作內容將被替代,人力成本被大量節省,與此同時,AI也帶來超出人力可達到的價值增長。麥肯錫《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經濟潛力》數據顯示,AI帶來的價值增長,主要(75%)集中在“客戶運營、營銷和銷售、軟件工程和研發”四個領域。

在AI重塑社會分工的同時,也加速引發各行各業的顛覆性變革。何積豐認爲,零售和消費品、銀行業、製藥和醫療行業受AI影響最大。麥肯錫數據顯示,AI的大幅應用爲全球經濟帶來2.6萬億至4.4萬億美元的增長,生產力提高0.1%—0.6%,極大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在AI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深刻改變了職場。對於AI影響人類工作崗位的問題,何積豐表示:“AI對體力勞動者影響很小,但對高薪、高學歷的知識工作者影響很大,譬如,昨天智聯郭總提到的財務等崗位。”

事實上,Open AI的數據顯示:大約有 80% 的職業將有至少一項工作暴露於 AI,而有 19% 的職業將有一半工作暴露於AI。而關於人們對AI取代人類部分工作的顧慮,何積豐表示,“爲什麼不用‘替代’而用‘暴露’,因爲AI的本意並不是替代,而是提升效率。只要某個行業沒有飽和,它的需求和能夠容納的量是會上升的。許多這樣的行業需求上升了,就會帶動它們的上下游產業,讓整個鏈條能夠更活躍、更有效地運轉起來。

面對AI帶來的衝擊,何積豐提出“持續學習”來迎接挑戰:專精自己的優勢和專業領域,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思考如何把 AI 應用到自己的專業中,提高自己的產出和效率;不斷接收新信息、擁抱新變化,拓展自己的視野,接觸更多的人和行業。

“提高自己的複合能力,關鍵是要提高自己專業的深度,我們纔有更美好的前景。”何積豐肯定表示。

本次中國人力資本國際管理論壇爲各界釐清了新動能驅動下中國經濟的新格局與新戰略,傳遞出增長的信心,也洞見出企業面對新職場的清晰路徑。面向未來,數字經濟重構僱傭關係,企業將在積極擁抱技術變革的過程中,拓展更大的增長空間,也將爲職場人的發展提供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