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溢誠》看到三場視訊會議,我對江蘇有感

蘇州-高雄疫後經濟復甦視訊交流會議,高雄與會來賓有臺灣交通運輸產業工會理事長坤泉、臺灣孫文南院院長汪明生、臺灣旅館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張榮南等人。(林雅惠攝)

「蘇州-高雄疫後經濟復甦視訊交流」1日在高雄蓮潭國際會館舉行,兩岸產官學界透過視訊連線,分享彼此防疫與產業現況。(林雅惠攝)

筆者對江蘇一直情有獨鍾,江蘇省乃是臺資企業密度最高,臺商臺幹臺青聚集爲數衆多,學習、實習、就業、創業,安居樂業之處,南京更是六朝古都也是國民政府所在地,國父孫中山先生亦長眠於此,所有在臺灣的國民黨主席到大陸的第一站就是去南京拜謁中山陵

基於共同的歷史記憶與追求互惠的經濟利益,江蘇省對臺工作一直特別細膩紮實,總是想方設法爲臺商分憂解難,設身處地臺胞着想,在中央出臺惠臺31條後,江蘇省旋踵以同等待遇爲核心加碼推出惠臺76條,所以兩岸企業家峰會源起於紫晶山,臺積電西進大陸投資設廠亦首選南京,從動土到進機只花14個月,量產不到一年時間便單季轉虧爲盈,是臺灣廠商赴中國大陸投資首家獲利的12吋晶圓廠,南京廠打破臺積電多項紀錄,不僅建廠最快、上線最快,也是最美的廠區。由此可知,江蘇省政府從上到下的行政效率與支持臺資企業的給力程度。

今年初由於新冠肺炎影響,民進黨政府以鄰爲壑並與美國一鼻孔出氣,借題發揮、惹是生非,刻意阻絕蘇臺兩地人民往來,但物理距離的難以接近並未拉開彼此的心理距離,在蘇臺兩地熱心人士牽線搭橋下,從4月中旬到5月中旬一連舉辦三場別開生面、意義非凡的視訊會議,針對醫療防疫對接江蘇和臺灣,針對經濟復甦對接蘇州和高雄,針對教育復學對接南京和新北,皆獲各界廣大回響。

新冠疫情衝擊全球,江蘇省在抗擊疫情中實現了確診病例「零死亡」、參與救治的醫務人員「零感染」的目標,的確值得自詡爲防疫模範生的臺灣取經借鏡、共享經驗,正如馬英九所言,兩岸早在10年前就已簽訂《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定》,爲傳染病防治建立制度化的合作方式,只要放下政治考慮,就可讓兩岸進一步合作,阻絕疫情,根本不必捨近求遠。據聞,江蘇省研擬專案特辦」,在江蘇境內工作的臺商、臺幹回江蘇前,按照中國大陸疾控中心和省防控工作總體要求,履行相關手續後,給予提供更多便利等,這也是江蘇省爲協助臺商復工復產,劍及履及,敢於天下先的舉措。

五一勞動節當天,「蘇州.高雄疫後經濟復甦視訊交流」跨越海峽連線,展開 「面對面」 的對話會談,分享蘇州爲衝破疫情困局而實施的疫後經濟恢復,包括整理最新政策、提供金融服務、解決招工困難、採購防疫物資、開闢銷售管道、提供權威資訊等一系列配套「組合拳」,並探尋高雄經濟復甦的有效途徑。孫文南院院長汪明生表示,「非常佩服這次蘇州跟高雄能以民間的方式促成這次活動,雖然疫情風波未止,但我相信這樣的交流具有重大意義。」也算是爲現在人進不來、貨少出去,已經註定發不了大財的高雄,點上一盞明燈、指引一條明路。

而來自臺灣新北市和江蘇南京的教育工作者於日前舉行「南京.新北疫後教育視訊交流」,分享南京在復學後學校如何進行防疫的成功經驗。臺灣文化大學大衆傳播學系教授楊祖珺表示,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希望兩岸教育交流、民間交流、學術交流不要中斷。此外,香港的學校將於5月27日起分階段陸續開學,南京學校的防疫經驗對香港也有一定啓示,提出一份可供參考的作業。民進黨政府一直把陸生視爲洪水猛獸多所歧視,三限六不、拒納健保,這學期開學迄今以疫情爲由不讓陸生返臺就學,完全剝奪其受教權,今年開始大陸暫停陸生來臺就學,臺灣私校又要倒一片了。

繼惠臺31條、26條,最近國臺辦又發佈「支援臺資企業發展11條措施」,這11條相關措施,是爲了進一步幫助廣大臺商與臺灣企業,因應新冠疫情後的復工復產,爲臺商與臺企,提供在大陸更多發展機會,讓臺商臺企在大陸,能與陸商陸企,享有同等待遇,更有力地支持臺商臺企在大陸的投資發展。

進言之,國臺辦發佈這11條內容,幾乎都囊括在江蘇省這三場視訊會議討論中,讓臺商可以安心放心共體時艱、整裝待發、徐圖發展,真要爲江蘇省的先見之明、超前部署,點贊!

(作者爲臺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