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洋蔥產業面臨嚴峻人力荒 農改場推出1機可抵12人採收機

農業部高雄農改場昨天在恆春鎮展示改良版「採、剪、選」一貫化作業的採收機,全機械化值作業後,估計較過去可減少逾半人力成本。圖/高雄農改場提供

屏東恆春半島是國內重要洋蔥產區,但近年在氣候異常引發病蟲害、農村人口老化、缺工等多種因素下,種植面積逐年減少,農業部高雄農改場伸出轉型機械化援手,移植端繼去年成功研發可搭配自動移植機所需蔥苗的專用穴盤苗,採收端昨天在恆春鎮展示改良版「採、剪、選」一貫化作業的採收機,全機械化後估計較過去可減少逾半人力成本。

高雄農改場長戴順發說,洋蔥主要產區位於屏東縣的恆春鎮、車城鄉及枋山鄉、高雄市林園區、雲林縣東勢鄉及彰化縣伸港,由於洋蔥採收作業需大量勞力,但我國因勞力結構問題,故急需自動機械化協助,以提高作業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並提高市場競爭力。

他說,洋蔥從育苗、移植到採收過程中,需要諸多勞力作業全機械項目,目前除種植及採收作業外,皆已機械化作業,而洋蔥採收作業,爲所有作業中最需要大量勞動力的階段,目前農村勞動力短缺及老年化,因而農忙期僱工困難,工資也逐年升高,導致生產成本居高不下,不利於市場競爭力。

高雄農改場說,洋蔥從播種到採收約需半年,苗圃、田區管理多依賴人工,移植及採收期間人力需求更大;已陸續自日本引進整地、種苗、移植、採收、去葉等機械,由於恆春半島土壤黏度高且蔥田破碎分散,從栽植到採收的機械經修改調整後現已逐步到位,從移植到採收的「一條龍」機械化服務已成形。

恆春鎮農會總幹事林順和說,新改良「採、剪、選」一貫化作業的洋蔥採收機,將挖土採收、土塊分離、剪葉、集中的採收相關機械功能結合,1臺可取代12名人力;田間工人日薪今年已漲至1300元,花錢還不一定請的到人,自動化機械涵蓋種植、採收、切根、收穫到分裝,估計較過去可節省逾半人工成本,國軍洋蔥助收也可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