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國旅大進化

開達休閒開發董事長文達曾任臺東縣觀光協會理事長,對國旅轉型有精闢的想法。(開達休閒開發提供)

臺灣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是國旅業者長遠經營關鍵。(開達休閒開發提供)

開達休閒開發的新竹峇裡森林溫泉渡假村結合泡湯、鱘龍魚美饌、櫸木步道等獨特旅遊亮點。(開達休閒開發提供)

臺灣疫情解封后,國旅在觸底大勢反彈,但振興轉機與曇花一現僅有一發之隔,最壞的時代,是不是如狄更斯所說也是最好的時代?旅遊業者在後疫情時代,默默摸索着國旅的進化論

前臺東縣觀光協會理事長、開達休閒開發公司董事長楊文達,在臺灣經營過逾10家酒店度假村,但近年他逐步退出第一線經營,眼光放在投資大陸國外的旅遊產業

乍看像放棄臺灣旅遊市場,他卻透露這場世紀疫情,讓他意外獲得停下腳步機會,進而改變原本思維,「因爲疫情,讓我留在臺灣認真看見臺灣的美好,也讓我有熱誠找出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商機。」

當下的國旅熱潮,楊文達認爲確實是臺灣旅遊業的轉機,但能否讓熱潮延續成長期的國旅黃金時代,端看業者與政府是否有攜手提升臺灣旅遊產業的覺悟。他認爲當下的國旅熱,是防疫解封后消費者報復性消費的必然現象,但業者必須把握這段蜜月期,努力展現自家產品主題性競爭力,並準備好面對蜜月期後的經營挑戰,才能延續未來的市場定位

楊文達提醒絕不該將現在的國旅熱潮視爲理所當然,旅遊業的轉型其實刻不容緩,後疫情時代的消費者需要定位更明確的商品,業者則應思索如何調整商品結構。政府的振興措施無疑是這波國旅熱的推手,雖是很好的協助,但也僅是一時的催化劑經營者還是必須自行負起旅遊業永續經營的責任。

串聯不同產業鏈

未來疫情平息後,臺灣的國旅型態及業者的行銷行爲必須有所改變,楊文達認爲旅遊商品的結構不應是單點的,而該以主題性旅遊、文化性旅遊爲目標,將不同的產業鏈與旅遊加以連結,像串珍珠連接成多元性的商品;在國旅奮鬥近30年的楊文達,早已超前部署了他口中的「秘密武器」。

臺灣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先進的醫療技術、深厚的人文資產,楊文達正着手串聯這些臺灣得天獨厚的長處,將傳統旅宿產業整合成新型態的健康產業,瞄準50歲以上的客層建構出健康養生、術後調理類型的生活性產品,對長住型的高端客人提供解決病痛與調養健康的細緻服務,對短住的消費者則可示範愜意慢活的美好,以健康旅遊包套的型態讓傳統酒店徹底轉型,「傳統的酒店經營就交給熟悉當下市場的年輕人做,我老了,我來做新的商業模式。」

用旅遊行銷臺灣

臺灣的自然生態,醫療發展、農業技術、科技工業是許多國外觀光考察的標的,他認爲另一個應該抓住的客層是外國客,呼籲政府應扮演搓合旅遊業及各產業鏈的角色,提供純觀光客更多元的選擇,也能讓商業考察客層有機會體驗臺灣的人文資產,再透過政府機構推廣給國際市場。如此不僅能帶動觀光業,更是展現臺灣不同專業市場實力契機,將旅遊升級成在國際市場上行銷臺灣,不再只是賣一間房,「打造新的商品,需要有政府的領導,要有高度與格局」,楊文達充滿希望地說:「我們都期待臺灣好,更希望能和同業一起發展出新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