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10月貨運營收 年增106.48%

華航第四季獲利有機會恢復正數。圖/華航提供)

華航(2610)10月份營收96.53億元,年減32.48%,其中,客運收入8.89億元,月減1.84%,年減90.37%,貨運收入81.60億元,月增11.68%,年增106.48%。華航第二季獲利24.59億元,第三季虧損7.08億元,第四季是航空貨運旺季臺灣出口雙成長,法人估計華航季內獲利有機會恢復正數。

華航10月貨運營收增長逾一成,公司表示致力提升班機裝載率及爭取高價急貨包機需求,運用貨運優勢掌握熱度,輔以客機載貨全力支援,持續搶攻3C新產品、資訊通信、宅經濟等中短期包機,致使整體貨運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

另公司掌握市場商機脈動,善用客貨機調度綜效,結合航機務及貨運專業人力,開拓航空貨運藍海、增加營收金流,加上三架777貨機即將加入,擴大吸金效能,挾天時、地利、人和等諸多優勢,預估今年第四季和2021年,將有機會再創全球貨運的營業佳績

用油成本方面,10月新加坡航空燃油平均價格爲41.62美元/桶,較今年9月上漲2.3美元/桶,漲幅約5.85%,較去年同期下跌約44.76%。

華航11月起客運區域航線臺北-曼谷增加每週兩班,曼谷-臺北增爲每週5班,臺北-成都增爲每週2班,高雄-上海(浦東)增爲每週2班;另增加香港航線航班,提供桃園、臺中、高雄每週共12班往返香港,臺北-香港增爲每週4班,臺中-香港新增每週1班,高雄-香港航班則每週飛航1班。越洋航線包括臺北-舊金山增爲每週3班,臺北-阿姆斯特丹增爲每週2班。

法人評估,臺灣10月出口值達到322.3億美元、創下歷年單月新高;受惠蘋果iPhone 12大賣、5G應用科技,及遠距商機升溫,10月出口年增率高達11.2% 雙位數成長,今年以來疫情雖橫掃全球,卻意外爲臺灣帶來遠距、新興科技商機,預期第四季傳統貨運出口旺季,仍可維持正成長態勢。

電子零組件與資通訊產品等兩類貨品的前十個月出口值,幾乎已達該類貨品去年全年規模,預計兩大產品可在11月提前刷新曆年新高紀錄、創下歷史高點;在傳產貨品出口方面,企業年底採購、庫存回補,因此傳產類貨品出現止跌回升現象,塑橡膠品出口值自今年9月轉正成長、10月成長率更上探8.8%,而金屬製品化學品、機械設備出口年增率也在10月轉爲正成長0.4%~1.8%,因此年底前出口市場仍呈正向成長。

進口方面,國內電子業因年末訂單滿載,導致廠商大量進口生產線設備,資本設備10月進口值爲48億美元、年增近9%,成績亮眼,也呼應臺廠趕出貨、維持11月出口動能的預測。

疫情侷限人羣出遊消費的習慣,但也帶來宅經濟的加倍成長;第四季適逢雙十一、感恩節、聖誕節及新年假期,帶動無接觸的消費模式成長,也讓網購商機無限擴大,其中快速的、及時的航空貨運,扮演着重要的關鍵角色。

另一方面海運部分因爲全球疫情升溫,各國港口缺櫃缺工,加上碼頭擁擠,貨櫃船運市場淡季超旺,全航線運價上漲。連帶衍生海運轉空運的急貨增加,擠壓原已飽和的航空貨運艙位,推升航空運價持續走高。

綜合以上因素,今年第四季航空貨運市場相當看好,華航營收將會明顯提升,獲利也有機會恢復正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