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果菜市場更新設備 穩定調節加強食安

花蓮果菜市場營運至今,是在地民衆校園營養午餐,及國軍副食主要蔬果食材供應來源,近3年每日平均交易量更高達47.5公噸。(農糧署東區分署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農糧署東區分署挹注經費1450萬元,協助花蓮市果菜市場全面更新冷藏設備,確保蔬果安全與新鮮。(農糧署東區分署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農糧署東區分署與花蓮縣合力購置20分鐘內即能檢出200種以上農藥的快檢系統。(農糧署東區分署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市果菜市場自1978年營運至今,是在地民衆、校園營養午餐,及國軍副食主要蔬果食材供應來源,近3年每日平均交易量更高達47.5公噸,然而隨交易量逐年漸增,設備老舊功能漸失,農糧署東區分署爲確保蔬果安全與新鮮,協助市場全面更新相關設備,提供農藥快檢系統,輔導農友使用產品生產追溯條碼,加強食安

農糧署東區分署表示,花蓮市果菜市場是花蓮地區最重要蔬果供應樞紐,市場內有12間共約316坪低溫冷藏庫,最大量可儲存保鮮426公噸蔬果,並有一次可迅速降低3公噸蔬果溫度真空預冷機組,然而隨設備長期使用,日漸老舊,因此今年挹注經費1450萬元,協助市場全面更新相關設備,確保蔬果安全與新鮮,達到有效調節貨量,供應市場需求

此外,民衆食安消費意識擡頭,農糧署東區分署近年輔導花蓮市果菜市場914名供貨農友,使用臺灣農產品生產追溯條碼,提供承銷人及民衆隨時追溯生產來源,瞭解產品資訊,並與花蓮縣府合力購置20分鐘內即能檢出200種以上農藥的快檢系統,讓民衆食得安心。

農糧署東區分署表示,透過協助更新冷藏設備、輔導農友等措施,使市場有效發揮調節與穩定價格功能,提供新鮮優質的蔬果給民衆外,期盼藉此機會,讓傳統蔬果批發市場不再只是交易供應平臺,而是要對供應產品安全衛生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