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首座校園長照站 豐濱有福館提供濱海偏鄉長幼共學

一粒麥子社福基金會花蓮豐濱國小開設「豐濱有福館」,是縣內首座設於校園內的長照服務單位。(一粒麥子社福基金會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一粒麥子社福基金會利用花蓮縣豐濱國小的建築物空間開設「豐濱有福館」。(一粒麥子社福基金會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東濱海公路臺11線沿線長照資源少,一粒麥子社福基金會利用豐濱國小建物空間,設置花蓮首座校園長照服務站「豐濱有福館」,除是臺11線沿線上最重要的「長照便利店」,提供長照服務外,更融入部落長幼智慧,提供長者孩童「長幼共學課程,藉以傳承傳統技藝

一粒麥子社福基金會執行長林木泉表示,一粒麥子社福基金會2018年起,在全臺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經費挹注下,陸續在花蓮設置5間有福館,豐濱有福館是第6間。

他說,臺11線約160公里長,其中花蓮市到豐濱鄉最南端的縣界至少70公里,沿線長照資源非常稀少,常需遠從花蓮市,或由光復鄉翻越海岸山脈,才能將資源送達,十分艱辛,因此才選擇在當地設置有福館。

林木泉感謝豐濱國小前校長現任原民會主委林碧霞的幫忙,讓一粒麥子基金會能在豐濱過小設立有福館,並親自帶着校園規畫模型,與花蓮縣府教育處討論,讓籌備過程「有愛無礙」。

豐濱有福館啓用後,除3位照服員進駐,整合老人居家服務、獨居長者送餐等服務,讓民衆就近獲得照顧,館內還有具護理背景工作人員常駐,提供長照「一站式諮詢」服務,更進一步培養在地化的照顧能力經驗,提高長者的生活品質。

豐濱有福館也會爲不方便出門取餐或購得均衡食材的長者們,提供送餐服務,同時籌設共餐服務,邀請方便出門的長者一起用餐,透過彼此聊天,提高長者社區參與,避免長者總是獨自待在家裡。

此外,苧麻爲豐濱鄉重要物產,過去被居民作爲漁網或盛裝器具,豐濱有福館連結豐濱社區發展協會長者前往有福館,教導豐濱國小及附幼小朋友製作苧麻手工藝品,達到年長者與小朋友「共融共學」的目標,結合地方資源傳承傳統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