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檢驗要3年? 衛福部承諾1周公布

親民黨立委陳怡潔8日針對化妝品重金屬查驗舉行記者會。(圖/記者賴映秀攝)

記者賴映秀/臺北報導

親民黨立委陳怡潔8日舉行記者會指出,衛福部從2010年檢驗市售美白化妝品,不合格案件含重金屬(汞)超標37件、含氫醌成分20件,但衛福部網站公告沒有品牌與圖片,讓民衆無法分辨不合格的化妝品。衛福部現場承諾,會在1周內統整並公佈。

陳怡潔指出,氫醌容易造成皮膚炎、紅斑臉部灼傷等副作用臺灣從1990年就開始氫醌改爲藥品列管,但是衛福部仍驗出有20件化妝品含有氫醌。陳怡潔日前向衛福部要求提供檢驗資料,衛福部只公告民衆要「小心用到含汞化妝品」,並沒有說哪些產品違規;就算違規化妝品都以下架,但已經購買的消費者卻無法查證。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簡任技正呂理福迴應,現行的《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並沒有授權給衛福部直接公佈違法產品,但在特殊狀況下仍然可以依據《消費者保護法》公佈。呂理福說,爲了配合檢調搜查,先前都是由地方衛生局公佈違法產品,衛福部也將在1周內統整57件違法產品,以品牌、品名、違法事項、圖片等資料公佈在衛福部官網

呂理福坦承,《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於1972年制定,至今40幾年只有小幅修法,的確不符合現有狀況,衛福部已經透過公聽會業者說明,並已着手研擬修法,讓監督瑕疵、不良化妝品有法源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