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怎麼玩? 來自獅潭鄉的生態桌遊「蜥蜴大冒險」

▲除了桌上型,「蜥蜴大冒險」也有更老少咸宜的大型版。(圖/李業興提供)文/動物當代思潮、動保記者李娉婷

提到苗栗觀光,總離不開南莊鄉、大湖鄉,而夾在兩地中間的獅潭鄉,往往被人遺忘,這裡沒有開滿桐花小徑、沒有老戲院、也不以草莓園聞名,有的只是因爲晚開發而保留的自然生態步道。十年前,李業興結束了十二年的業務生涯,來到獅潭鄉新店村稍作休息。他說,「我小時候的夢想就是開一間農場,在山上獨居」,然而到了夢想中的那座山,李業興沒有如兒時所言開設農場,而是開始挖掘當地特色,如今,李業興已是此地的文史、生態達人,致力於結合地方文史的環境教育,並發展出充滿獅潭鄉特色的桌遊「蜥蜴大冒險」。熱愛大自然、大學是登山社社員的李業興,2009年接下了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的專案工作,除了進行環境調查、維護山上的生態池外,也開始在獅潭鄉發展地方小旅行。「我們這個小村落不到一千人,有民宿、有客家菜,可是沒有文史跟生態發展,遊客最多的地方,是一間仙草店」。▲獅潭導覽地圖。 (圖/李業興提供)李業興說,過去遊客總是來這裡吃點東西就離開,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獅潭就是個「去南莊、去大湖會經過的地方」,雖然這裡有豐富的自然景緻,但想靠生態謀生不容易,由於是經濟型的專案,若是無法逐漸自負人事費用,就無法繼續,也因此,專案只維持了短短三年就結束。對李業興來說,接下專案工作純屬意外,但當專案結束,沒有了經費支持後,李業興仍決定繼續「玩下去」。他不斷探索當地、更新導覽內容,儘管能接到的活動不多,收入不高,卻沒有因此感到拮据。「在這裡生活,少了很多資本陷阱」,說起這些時,李業興提到他剛讀完的托爾斯泰短篇小說《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表示自己需要的沒那麼多,自然不必被收入困擾,而這幾年的農村山居歲月,早已讓他無法回到都市過着不斷消耗資源的生活。

▲李業興用「小旅行」爲環境教育做生態導覽。(圖/李業興提供)在連續數年變化不大的導覽工作後,李業興也開始遭遇瓶頸,因此他除了在交通大學的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所進修、對於自己正在進行的環境教育做更深度的思考外,在一次導覽活動中,李業興認識了一位熟悉桌遊的研究員,才發現環境教育也能發展成遊戲,而這項「新東西」,就成了李業興在環境教育突破的契機。2014年,第一版結合獅潭鄉人文、歷史、生態的桌遊「蜥蜴大冒險」問世,經由不同關卡及互相問答,民衆能瞭解獅潭在地的故事動植物、面對的環境問題等,透過遊戲競賽的方式,讓玩家即便沒有參與實地勘查的人文及環境教育,也能變得生動有趣。

▲「蜥蜴大冒險」充滿獅潭鄉的人文資訊及環境議題,還能認識當地的動植物。 (圖/李娉婷攝)桌遊名稱爲什麼叫做「蜥蜴」大冒險?其實跟蜥蜴的關係不大,單純是李業興的綽號;而「大冒險」則是因遊戲規則有如大富翁遊戲般的闖關、搶奪卡片式玩法而得名。對蜥蜴情有獨鍾的他,在獅潭當地的工作室藍色小屋」中,也擺滿了蜥蜴外型的收藏品,讀者若有機會到獅潭進行生態旅遊,可以先到藍色小屋中玩一局蜥蜴大冒險,接着再走出戶外,從虛擬的遊戲關卡,進入實景認識當地。從民衆的回饋以及自身的經驗累積,蜥蜴大冒險經過不斷改良,目前已升級到第三版,內容共有23組故事、100項環境議題,創新的對角線玩法還申請了專利認證。雖然是爲獅潭在地發展的桌遊,但蜥蜴大冒險中的多數議題絕非獅潭獨有,如PM2.5、過度開發、農法、外來入侵種等,除了認識獅潭外,李業興也希望能透過這款桌遊,帶領師生與一般大衆,對整個我們居住的臺灣進行人文思考的入門,在玩樂中開啓對環境的關懷。

政府有意發展「浪漫臺三線」,串連4縣市26鄉鎮近80個景點及8條步道,獅潭鄉名列其中,可能對當地人口外移現象帶來轉機,也或許暗藏危機。(圖/李娉婷攝)如今,獅潭鄉因爲政府的「浪漫臺三線」計劃,觀光發展有了變化——但卻無法斷言是契機還是危機,「一旦走偏了,就會跟南莊一樣,在地人都逃走了,只剩下賣東西的人。」李業興表示,臺灣的觀光發展往往淪爲外地店家批貨進駐,如複製貼上一般的各地老街,或者無關在地、爲觀光而蓋的各類吊橋。「建設應該爲在地人設計,要有70-80%是自己使用,否則連人都不見了,怎麼會有文化?」李業興說,獅潭能有經濟活動不容易,但這裡需要的是怎樣的經濟活動?在還沒成爲「觀光重災區」之前,是國人值得、也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

★「動物當代思潮」由臺南大學吳宗憲老師召集學者及夥伴所組成。透過各種方式將涉及動保議題的「動物保護學」、政策與法律等,進行跨域討論、交互檢證。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動物當代思潮」臉書、「動物當代思潮論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