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與郝維德的歷史情誼──傳教士赴中國救苦救難(二)

社會的落後、貧窮,讓郝維德想到的是自己是上帝派到中國救苦救難的天使,其責任是爲廣大勞苦大衆診病,解除他們的苦難。另外,如果臨牀頻率高了,接觸的病例多了,就能夠不斷提高業務水平,更好地爲病患服務

但是,郝維德並不滿足李鴻章的安排。到天津1個多月時間,除了工作之外,郝維德經常到處流覽市景,整個城市只有5條石頭鋪設的道路,其他5、6百條均是狹窄的土路。最寬的一條道路不過十步之寬。道路上盡是垃圾、污物糞便,大風吹來,整個城市塵土飛揚,臭氣熏天。最爲可憐的是那些用腳跟走路的纏足女人,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一顛三跛地行走,還得用一隻手遮四處飛揚的灰塵,一不小心踩到水坑,發出吱吱吱地怪響,一是踩到糞便就會陷到踝骨,發出驚悚地尖叫聲。這時突然來了一輛馬車和幾隻有黑鬃毛的豬,就顧不上腳上的臭味和疼痛了,只有艱難地移動腳步來到牆根,把臉貼牆邊,讓這些怪物通過,然後才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社會的落後、貧窮,讓郝維德想到的是自己是上帝派到中國救苦救難的天使,其責任是爲廣大勞苦大衆診病,解除他們的苦難。另外,如果臨牀頻率高了,接觸的病例多了,就能夠不斷提高業務水平,更好地爲病患服務。她把這些想法告訴莫氏夫人,得到她的肯定和讚揚。

不久,李鴻章資助馬根濟在「曾公祠」開辦一家公益性的診所。他更瞭解郝維德的善良之心,因此也將她安排在曾公祠診所。郝維德把莫氏夫人資助的錢,購買了一批手術器械和藥品。

1879年10月,這家診所正式開業。開診的第一天,來了一位海河船工,抱着7歲的女兒,來找郝維德。一進門,就直楞楞地凝視郝維德穿皮鞋的大腳。郝維德莫名其妙地對他說:「請問有事嗎?」那船工指着女兒的雙腿,不停地說:「腳……腳……!」

纏足壞死遭截肢

郝維德接過孩子,手往頭上一摸,啊,高燒!她馬上意識到,是小女孩纏足的腳趾發炎、壞死引起的高燒。她解開女孩的雙腳,一股惡臭直撲雙鼻!她對船工說:「你女兒腳趾壞疽,必須馬上做腳趾截肢手術。」那船工聽不懂,他從翻譯那裡知道了真實的狀況,馬上說:「聽美國醫生的!」但是,他指了指郝維德的腳對翻譯說:「如果我孩子的腳能像美國醫生的腳,她就不必截肢了呀!」

診所開業1星期時間裡,郝維德每天的纏足手術就4至5例。她從船工話語裡知道,由於中國封建傳統習俗而殘害了無數無辜的生命。

莫氏夫人把郝維德的想法告訴李鴻章。李鴻章深思了好久,才拉着後腦勺的長辮子,感慨地說:「是啊,如果不借用西學與觀念,國人的頭腦和手腳都會被捆綁住了啊!」

每天診治五十人

郝維德每天要診治至少50名病人。除天津本地患者之外,周邊地區的病人也慕名而來,時不時還要出診爲一些高官貴族看病。在忙碌之中,她心情依然十分舒暢。她在工作日記中寫道:我在這裡已經治療了810個病患,到120名病人家中出診。不久,她又在住家附近的英國租界裡開設了一個專門爲婦女、兒童看病的診所。在很短的時間裡,就設置了17張家庭病房,診治了1000多個病患。

1880年冬天,她接診的病人達3000多人,家庭病牀也增加到63張。她有效性的工作得到美國婦女國外傳教士總部的支持,很快便給她派來助手。來自巴爾的摩慈善家高斯太太和丈夫先後爲郝維德捐資7000美元。郝維德又在靠近英租界的海大道建起一棟設施齊全的現代婦嬰醫院,並用高斯太太的姐姐伊莎貝拉·費希爾命名。於1881年10月15日正式開診。

1880年8月,美國新任駐華大使安吉立到任。安吉立在美國曾任美國密執安大學醫學院院長。郝維德是這個醫學院的學生。安吉立是學者,爲人善良可親,品格高尚。郝維德就是他的粉絲。當時清迋總理衙門要和美國簽訂一個關於華工條約,李鴻章心裡沒譜,因此就通過莫氏夫人向郝維德打聽關於安吉立的背景。一天傍晚,莫氏來到郝的居所,雙方寒暄之後,莫氏就開門見山地問:「安吉立大使爲人可靠嗎?」郝維德心中一楞,但是她馬上明白莫氏問話一定和李鴻章有關,她回答:「他是一個大好人!」莫氏夫人說:「你說他人好,他肯定是一很不錯的人。」李鴻章得到訊息之後,對安大使產生好感。總理衙前很快就和美國簽訂了關於華工問題的條約。

這一年,一個帥氣十足的英國牧師亞歷山大·金走進了郝維德的生活。1880年亞歷山大畢業於美國春田大學。兩人在天津相處3年,彼此相愛,1884年8月結婚。按照教會規定,郝維德嫁給屬於英國傳教士組織的男人,就得從美國婦女傳教組織辭職,並離開伊莎貝拉·費希爾婦幼醫院。李鴻章得知這一情況,馬上讓莫氏夫人在海大道旁另外籌建一所屬於郝維德自己的婦幼醫院。(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