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果樹:蓄滿人才“活水” 潤澤鄉村“沃土”

近年來,黃果樹旅遊區用發展和機遇吸引人才,用環境和待遇服務人才,推動返鄉青年、“新農人”等各類人才紮根基層,盤活鄉村人才振興“蓄水池”,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匯聚起強大的人才力量。

做好引才聚才文章,蓄足“源頭活水”

圍繞鄉村振興人才需求,堅持引才和引智相結合,近年來,通過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赴高校引進急需緊缺型人才、“三支一扶”、西部志願服務計劃等採取多種方式引進各類人才300餘人次,人才力量得到進一步充實。推動64名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到村幫扶,先後選派18名選調生到村任職,持續充實鄉村治理人才力量。積極引導大學生、務工返鄉人員、退役軍人等到鄉村幹事創業,匯聚一批高素質的“新農人”、善經營的“農創客”、起作用的“兵支書”。轄區申報並獲批“兵支書”鄉村振興工作點9個,“兵支書”農特產品品牌1個,聯繫開展退役軍人專項招聘活動,聯合金融部門推動“退役軍人e貸”“兵支書e貸”“擁軍貸”等貸款支持,發放大學生、農民工返鄉創業貸款1600萬餘元,多渠道匯聚人才力量助推鄉村振興。

加大培育教育力度,厚植“發展沃土”

結合黃果樹旅遊區實際,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線上+線下”“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不斷提升鄉村人才綜合能力素質。結合黃果樹建設世界級旅遊景區的實際,舉辦鄉村旅遊、民宿酒店管理與服務、運營管理能力提升等培訓班,爲轄區民宿、酒店等旅遊企業培訓員工500餘人次,不斷提升旅遊從業人員的能力素質和服務水平。邀請省、市農業技術專家到轄區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實用性技術等培訓,培訓農村實用人才1200餘人次。通過組織村幹部、駐村幹部到開陽、餘慶等地學習鄉村振興的經驗做法和創新舉措,不斷開闊幹部的視野,啓發他們的新思路。推薦90餘名村幹部、村後備幹部參加學歷提升,進一步提升村幹部知識水平、治理能力等綜合素質。持續推進技能提升行動,制定年度職業技能培訓計劃,與培訓機構合作開展勞動技能培訓,開展電工、廚師、創新創業、刺繡等技能培訓2500餘人次,並舉辦中式烹調師等技能大賽,打造一支技能人才隊伍。

完善體制機制,賦能“發展活力”

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制定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黨委聯繫服務專家人才工作的實施方案》,工委領導聯繫幫帶5名手工藝人、致富帶頭人等鄉土人才,及時協調解決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難,營造良好的敬才愛才氛圍。強化調研摸清底數,建立生產型、經營型、技能服務型、技能帶動型和社會服務型五個類別共計960餘人的農村實用人才名單,爲鄉村人才的儲備、培育、選拔等提供參考依據。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十七項措施(試行)》《黃果樹旅遊區鄉村振興優秀人才選拔管理辦法(試行)》等人才政策,從人才引進培育、激勵保障和鄉村人才資源發掘等方面作出規定,用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勵優秀鄉村人才更好地發揮示範帶動和引領作用。(黃果樹旅遊區工委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