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哲/長照ABC,咱ㄟ好厝邊

人口老化少子化的臺灣銀髮長輩與有長期照護需求的族羣政府急需投入資源解決的課題。(圖/記者張一中攝)

臺灣社會老年人口於民國82年已超過7%,進入「高齡化社會」,此後人口老化速度加劇。依照國家發展委員會105年的人口推估,預計107年老年人口比率將超過14%,臺灣則將邁入「高齡社會」,至115年,臺灣恐與日本相同,成爲「超高齡社會」成員。爲因應人口急速老化的現象,政府於今年正式實施長照計劃2.0,期以建構社區化、普及化、平價化的長照制度,讓所有高齡者能於熟識的社區在地安養、在地老化,在此完善的照護環境下,頤養晚年。

事實上今年2月,臺灣老化指數指標首度破百(100.18),意謂着老年人口第一次超過幼年人口,而且老化指數將逐年緩步增加,多項數據在在反應人口老化問題嚴重,不可輕忽。

截至106年6月底,臺南總人口約爲188萬餘人,65歲以上人口約佔14.05%,長者的照顧需求極爲迫切。面對「長照2.0」的實施,不僅擴大服務對象,人力需求更爲大增,因此無論是人才培育、專業知識技術的養成,以及就職後的人才留任制度等,皆須完整的配套措施。此外,落實長照政策需仰賴中央地方密切合作,其中地方更扮演重要角色,居第一線該要最清楚在地長者的需求、人才的來源及公共閒置空間盤點情況。

衛福部正持續推動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提供民衆整合、多元的照顧服務量能,自去年起截至目前爲止,中央審查支持南市的申請案,預計建置「8A17B68C」據點(注),讓民衆可依需求選擇更多元的服務。以東區「長照2.0」示範區爲例,C站是以服務失能或虛弱長者爲對象,和原先關懷據點以服務健康長者不同,有部分據點則結合爲一體,讓服務效果加乘。

▲副總統陳建仁前往臺南視察長照據點,極力推崇臺南是全國推動長照政策的領頭羊。(圖/臺南市府提供)

老化,是每個人都將面臨的切身問題,友善長者就如同善待未來的自己,如何提供完善環境來照護長者更是首要課題。我們認爲,在「長照1.0」缺失修正後,加強推動地區老人會與長照機構結合,定期舉辦文藝活動,以樂活老年生活來降低老化衝擊,進一步減少長照壓力。此外,同時進行失能、獨居普查,尋找出在地極需協助或長期送餐的獨居長者,結合老人會組織,形成網狀支援系統,以降低志工需求,並普及無障礙空間和協助身障者自立生活,讓在地年長者及弱勢民衆能有受尊重的生活品質。

未來,南市除了將有28家日照中心(含新增加的鹽水區及六甲區)外,尚有黑皮學園日間託老班,及深入各處的社區關懷據點,亦鼓勵在地社福、醫療、護理及社區組織投入辦理,結合社政衛政兩系統,強化中央、地方、民間三方共同合作,推動「長照2.0ABC」量能,避免城鄉長照資源不均。普及社區照顧服務,利用綿密的社區照顧網絡使高齡者能在地安養、在地老化,不用再捨近求遠,即能就近獲得所需服務。透過政府的用心,也能讓長者安心、家人放心,讓長照資源與組織看得到、用得到、找得到,成爲咱ㄟ好厝邊

注:A級「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B級「複合型服務中心」、C級「巷弄長照站

好文推薦

黃偉哲/你的貪杯 他的遺憾

黃偉哲/想創業圓夢產官學一起挺你!

黃偉哲/一把大火,燒出回收場管理問題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 黃偉哲,來自臺南,美國耶魯大學哈佛大學碩士現任立法委員。連16次獲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優秀立委」肯定,曾推動修訂《動物保護法》、《商標法》、《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廢棄物清理法》、《災害救法》等,關心臺灣農業、經濟、民生等議題致力縮短南北發展及城鄉差異。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文章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