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指揮中心一路放行 險釀防疫漏洞

俄羅斯團員訂在臺演出,因8名團員染疫取消,指揮中心遭質疑對菲律賓印尼祭出檢疫期滿前採檢的防疫措施,面對藝文團體標準卻完全不同,圖爲衛福部長陳時中(左二)17日出席2020臺北音響藝術大展。(鄧博仁攝)

文化部「藝文人士疫期期間來臺作業說明」明文規定,藝文團體來臺表演,必須經過14天居家檢疫加7天自主健康管理後,也就是來臺21天后才能登臺表演,若辦不到,就必須以專案申請縮短居家檢疫的時間,例如之前的馬友友就是以專案方式登場,否則就可依照傳染防治法開罰1到15萬元。

然而這次舞蹈團來臺,主辦單位事先沒有提出專案申請,理應不能在自主健康管理完成前就登臺,文化部知情卻仍過關;舞蹈團出現確診者,指揮中心收到文化部說明後,竟不禁止該團登臺,而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地默認該團可從一般入境方式轉變成「類藝文泡泡」,改以採檢方式,只要剩餘的48名團員都陰性就可以登臺。

明明已經違反規定在先,事後指揮中心竟還認定,因該團最後也取消行程,沒有表演,所以不必開罰,指揮官陳時中第一時間還說完全沒有法源依據要求禁止表演,打算讓該團照預定時間演出,是視法無物嗎?若不是最後北市府要求全員自費採檢,阻止了這一連串錯誤風險,否則一行52人就有8人確診,達15%的確診率,難道不會釀成防疫漏洞

回顧日前國際移工入境後頻頻確診,指揮中心陸續對菲律賓、印尼祭出檢疫期滿前採檢的防疫措施,面對藝文團體標準卻完全不同,甚至再度搬出Ct值很高,病毒已經培養不出來,所以不具傳染力來說嘴。試問,每次都說有檢驗Ct值,那怎麼不做一份透明的報告,說明Ct值到哪裡,才能證明百分百沒有傳染力,疫情一年了,難道沒有一個標準值?總是看對象是誰或傳染性如何而有不同做法,標準都在指揮中心心中那把尺。

從上次澳洲音樂家來臺惹出風波後,指揮中心早該檢討藝文人士來臺的法則,但直到昨天,要不要針對藝文團體來臺檢疫期滿後採檢有相關作爲,陳時中也含糊帶過,只有方向沒有做法。未來除了藝文泡泡,還有商業泡泡、旅遊泡泡等勢必都會陸續開放,中央必須把所有的規則明訂清楚,給予來臺者一個可以明確遵守的SOP,否則只會賠掉自己的信用,讓國際人士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