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商貿領航大調查:臺企獲利高於疫前 比例冠全球

匯豐集團發佈2020年《匯豐商貿領航調查》,結果顯示近五分之一的臺灣企業表示現階段的獲利水準高於疫情發生之前,該比例全球平均的兩倍,且領先所有接受調查的市場。同時,超過七成的臺灣企業預計未來一年的銷售額將有所增長,另有71%的企業預計在兩年內,即2022年底前可恢復至疫情前的獲利水準,臺灣企業獲利動能格外引人注目。

《匯豐商貿領航大調查》於九至十月份訪問全球39個市場逾10,000家企業,其中包括200家臺灣企業,以服務業、製造業以及批發零售業爲前三大的調查對象。被問及疫情後的因應策略業務前景,近三成的企業表示在新常態下蓬勃發展,超過八成的企業對前景感到樂觀或認爲不受到影響。整體而言,臺灣企業仍比其地區更爲積極,且考慮到當前的疫情挑戰,多數臺灣企業的恢復能力相對較好。調查也顯示,雖然臺灣企業正在適應不斷變化的新環境,但疫情危機讓臺灣企業更加重視產品及服務創新、營運效率,並致力促進數位化發展、擴大市場需求,以達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匯豐(臺灣)商銀工商金融業務負責人蕭仲程表示,這場新冠疫情無疑爲全球經商環境帶來巨大影響,各國企業紛紛調整佈局策略和重點投資市場。但疫情也提供一個驅動力,讓企業加速思考業務發展的優先順序,並與供應鏈保持更緊密的聯繫疫後的調整狀態與重新架構極有可能成爲企業復甦的關鍵,這也讓分散佈局與區域性資源整合成爲企業克不容緩的課題。臺灣企業一向擁有靈活的優勢適應力強,不少企業更視當前的困難時期轉型時機,以作更爲長遠的規劃

蕭仲程認爲,爲達到復甦和增長,企業都瞭解保有韌性以及彈性是長期成功的基礎,正確地做到這一點具有挑戰性,但潛在的商業社會利益是巨大的。調查也發現,疫情並未影響到臺灣企業增加投資的意願,有七成的企業表示在未來一年將增加投資,產品創新、銷售通路現金流管理以及增進員工技能是最迫切的投資方向。同時,約有一半的企業提到合作取代競爭重要性。而超過四分之一的企業認爲疫情帶來的變化是長期的,該比例高於全球及亞太地區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