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汗商機挽救大店面 臺中人最愛動!健身房家數年增45%

運動風氣盛行,國內健身房一間接着一間開,全臺健身中心家數年增1成2。(示意圖/123RF)

記者黃靖惠綜合報導

運動風氣盛行,國內健身房一間接着一間開,也因爲需要百坪營業空間,反成大坪店面救星,而官方統計截至今年6月,全臺健身中心年增1成,且六都增幅最大是臺中,今年93家、年增4成5,數量僅次北市,追過新北、穩居亞軍

財政部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全臺有659家健身中心,跟去年同期相比成長1成2,且六都中以臺中市增加幅度最大、年增4成5,但以家數來說,仍是臺北市115家居冠。

六都健身中心家數佔全國總量7成,依照家數排行分別北市115家最多、臺中93家居次、高雄91家排行第3名;另年增幅最多臺中從64家,一躍而增至93家,年增4成5,超越新北年增近3成比例,且家數也遠遠超越。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分析,健身中心不受天候因素干擾,且有不同類型課程,以極適合健身器材,深獲民衆青睞,也讓家數大幅成長,且往往分佈於人口密度高及交通便利地點,如捷運站周邊、居住密度高地區,或是公司行號多地方。

至於中南部跟北部相比租金負擔較輕、更容易找到千坪上下的營業點,停車方便成爲主要考量,而近年臺中市及高雄市臺灣第2與第3大都會,在地人口帶動在地經濟,且網紅也帶起健身熱潮,大幅提升民衆至健身中心消費意願產業活絡。不僅如此,健身中心往往需要破百坪營業空間,也成爲落魄大坪數空店救星。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體通路市場受到衝擊,某些中大坪數營業點反而因爲健身中心發展蓬勃而得利,尤其大型連鎖品牌往往需要大營業面積租期也較長,意外延伸中大坪數產品的需求,不過開設健身房也必須符合相關規定,並非每一箇中大坪數產品都能成爲金雞母,進場者不可不注意。

中信房屋行銷企劃部副理江龍名說明,連鎖品牌業者具付高額租金能力,或是有曝光需求的業種可能會需要這類大坪數店面,隨着大環境經濟影響,加上這波疫情改變民衆消費習慣,許多民衆開始改在家自己煮,而非到外面用餐,也讓業種降低了對於大店面需求,因而這類產品除了健身房適合進駐外,再來像是量販店等都很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