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煮蝦飄橘紅物會慢性中毒? 真的很瞎!農委會揭真相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每隔一段時間,電視網路就會出現「火鍋煮蝦飄橘紅物會慢性中毒」、「不肖業者會自己添加蝦紅素」等文章,宣稱蝦紅素是有毒物質,吃多恐慢性中毒,造成民衆恐慌。對此,農委會臉書粉絲專頁直呼,「真的很瞎!」

根據農委會在官網爭議訊息澄清專區」的刊文水產試驗專家指出,蝦紅素(Astaxanthin, Asta)分子式爲C40H52O4,其分子量爲596.8,另一名稱爲蝦青素,爲廣泛存在於動植物藻類、微生物體中葉黃素類的色素,爲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的一種,最早應用在鮭魚甲殼類養殖中,主要作爲改善體色之用。

專家說,蝦紅素近來之所以受矚目,是因爲科學家發現其抗氧化能力維他命E的550倍,而且可溶於脂肪,所以能抑制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保護血管壁,阻斷血管壁面因氧化造成血管病變。另外,對於促進免疫系統功能白內障的預防也有效果

至於網路所傳火鍋煮蝦飄橘紅物是化學蝦紅素」?吃多會中毒?專家解釋,其實是蝦子以藻類或飼料爲食,能將蝦紅素累積在體內,而且蝦子也有將其他胡蘿蔔素轉變爲蝦紅素的能力。

專家進一步表示,活蝦體中的蝦紅素因爲與蛋白質結合,因立體構型的改變,在光照下呈現藍紫青綠等,當遇到加熱時,蛋白質被破壞、變性,與蝦紅素分離後顏色即變爲原來的橙(黃)紅色,也就是煮熟蝦的顏色,而火鍋煮蝦是蝦體的細胞膜因加熱而破裂,包括細胞液以及蝦紅素就會跟着流出,所以橘紅色漂浮物纔會浮現在火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