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城1萬多名幹部進駐貧困村,着力拔除觀念“窮根”

新華社長春4月28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李雙溪)“我才30多歲,你給我買癌症保險,這不是咒我嗎?”當白城謝臺崗子村一名女貧困戶拒絕市婦聯爲其免費提供的4種常見癌症保險時,婦聯主席高紅巖意識到,脫貧攻堅其實是一場思想觀念上的變革

經過1個多月的說服動員全村34名貧困婦女才轉變觀念,同意婦聯爲她們購買保險。

白城市地處吉林省西部,位於大興安嶺南麓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全市有三個國家級扶貧工作重點縣,鎮賚、通榆大安。2015年底,有貧困人口20.1萬人。

但對於駐村幹部來說,比物質貧困更難攻克的是思想觀念上的貧困。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不夠強、等靠要的思想嚴重、諱疾忌醫、輕視教育……這是阻礙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思想原因。

爲了落實扶貧政策,拔除貧困戶觀念上的“窮根”。4月中下旬,高紅巖作爲白城市1.1萬名進村扶貧幹部的一員,離開辦公室,走進農村,在兩週裡,與貧困戶同吃、同住、同勞動

一身玫粉色運動服,說話直爽幹練的高紅巖,看不出與農村生活的不適應,她承認幾年前包村扶貧,逢年過節就帶着米麪油到貧困戶家坐坐,“走過場”式的問寒問暖對於脫貧沒有起作到多大用。這種“雨過地皮溼”的作風,一度引起羣衆議論。去年初,她第一次到謝臺崗子村走訪時,不少貧困戶都一臉漠然地招呼:“又來送米麪油了?”

高紅巖下鄉不穿西服革履高跟鞋,而是一身運動裝,每次走進貧困戶家裡,都坐在炕頭上,與“大爺大娘”拉手談心,瞭解需求。與貧困戶一起吃農家飯,睡熱炕頭,每天還給貧困戶100元錢,餐費市級財政撥付。

去年,她聯繫白城市的草編企業,聘請專家免費爲村裡婦女培訓草編技術,用高粱秸稈工藝品掃帚市裡的草編企業以5元錢一把回收。“這5塊10塊的有啥賺頭?”很多貧困戶不以爲然,寧可農閒打麻將,也不細算經濟賬

高紅巖反覆爲貧困戶算賬:如果每戶在自家庭院種植一畝長纖維高粱草,可以產300-500斤高粱米,賣200元錢,產出的高粱秸稈編1300把掃帚,以每天編20多把計算,利用3個多月的農閒時間編完,以最低5元錢一把出售,可以賣6500元錢。她還聯繫村民到白城市學習電商,準備量產後在網店銷售。村民們終於被說通,一個動員大會上,60多個貧困戶決定種植高粱草。

“拔除地裡的窮根容易,但拔除人們觀念裡的窮根難,這正是我們要重點做的。”高紅巖說。

4月中下旬,白城市共有1.1萬名幹部駐村,覆蓋919個村,走訪20.1萬個貧困戶。幹部駐村並不是吉林省的特例,在全國,已有多個省份開展了這一行動

(原標題:吉林白城1萬多名幹部進駐貧困村着力拔除觀念“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