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臥底美國高中 揭露精英教育騙局

標題:《記者臥底美國高中,揭露精英教育騙局:4小時睡眠,4杯咖啡,4.0GPA》

臨近洛杉磯的小城瑞都,有一所聞名全球的公立中學——惠特尼中學。它吸引着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到喜瑞都安家落戶,只爲讓孩子入讀該校。它的畢業生,紛紛被哈佛、耶魯名校錄取。

根據U.S.News 2018最新排名,惠特尼高中位列加州第1,全美排名第33,在全國最好STEM高中裡排名第12。

惠特尼高中,位於加州喜瑞都市(Cerritos)

私立中學大行其道的美國,一所公立中學究竟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呢?曾獲得普利策新聞獎的記者愛德華·休姆斯,“臥底”惠特尼高中一年後,在書中《美國最好的中學是怎樣的》(School of Dreams)給出了答案。

惠特尼高中的魔鬼數字——4

開篇第一章,休姆斯用了這樣的一句話作爲標題:惠特尼中學的魔鬼數字——4。即4小時睡眠,4杯拿鐵咖啡,4.0的GPA成績

這句話說的不是中國的高三生,而是惠特尼高中的學生日常:爲了拿到最高的GPA成績4.0,惠特尼高中的學生們一天只睡4個小時,每天灌下4杯咖啡,保證自己可以精神充沛進行學習。

美國的中學早晨8點上課,下午3點放學。似乎學業並不繁重。然而很多學生每天凌晨1、2點睡下,早上6、7點醒來,一天只睡4、5個小時,一點沒比國內高三考生輕鬆。

有人曾測算過,惠特尼高中的學生一年要背112磅的課本,約等於102斤。這與印象中的美國教育大相徑庭。美國學生爲了申請大學,同樣需要“頭懸樑錐刺股”。

Kosha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作爲惠特尼高中的模範學生和風雲人物,Kosha是人人豔羨的啦啦隊長,她的課表課外活動一樣,被安排得滿滿當當。

Kosha每天寫作業時間不算長,和大部分學生一樣,4個小時就能完成基礎的作業。不過,爲了考上好的大學,她還需要花費額外的精力進行大量閱讀和分析性寫作,以此完成報告和研究類的作業。

美國教育目的在於培養能力,強調獨立與批判思維。所以很多時候老師都不會爲學生提前設定好條框,而是讓學生自由發揮。爲了完成作業,學生要自己泡圖書館查閱大量資料,形成自成邏輯的獨特見地。爲此,Kosha每天必須保持至少80頁的閱讀量。這些學術類內容深刻難懂,若要完全弄明白這些,每天還要額外花費5-6個小時進行資料查閱。

在高中最後一年裡,除了原有的8門課外,Kosha還選修了5門AP課程(Advanced Placement class,簡稱AP),包括經濟學、西班牙語、英國文學、物理、高等微積分。這些課業量,相當於美國大學整整一學年的學習內容。而Kosha卻要擠在不到一個學期的時間裡完成。

要想充分了解Kosha的一天,在每天5小時的學校課程之外,還要加上2個小時的啦啦隊訓練、1小時的歷史課助教工作、學生會策劃、模擬聯合國的活動、課外及週末補習班、大學申請準備,以及她對“加州高中小姐”比賽的積極參與。每天,Kosha在完成課餘活動後會在6點左右回家,簡餐一頓後,又會重新投入到學習中,直至凌晨。

像Kosha這樣的學生,在惠特尼中學還有不少。韓裔女孩珍(Jane)稱,她除了每天的學習,還要練習小提琴,參加奧林匹克科學競賽和各種辯論賽

休姆斯在書中表示,惠特尼中學的成功模式是可以複製的。他說:“學校……應該學會信任並接納每一名學生,幫助他們找準自己今後的目標,並燃起學習的熱情。”

美國教育背後競爭愈發激烈

根據The College Board(美國大學理事會)2018年發佈的的SAT考試官方報告,近年來各項標化成績高分段的學生比例明顯增加。2018年申請者中,2018屆畢業生一共有超過210 萬考生參加SAT考試,其中1400+ 的考生佔比7%,共有 14.5 萬考生。

當標化成績普遍走高,申請者們無法靠此分出勝負時,課外活動成爲競爭的又一個戰場。他們把大量時間投入課外活動,尋找自己“與衆不同的亮點”。

眼見惠特尼中學的學生個個鴨梨山大,休姆斯忍不住勸學生放輕鬆,不妨把申請過程當作一件趣事。然而卻遭到了學生的無情吐槽:“你還不如叫我們把鞋子脫了,光腳走在碎玻璃上,好好享受一下樂趣!”

這種焦慮症,在學科成績頂尖的校園尤其嚴重。儘管惠特尼高中作爲加州排名第一的學校,成績表現在全國已經數一數二,但學生們每日唸叨的都是:“要是進不了哈佛、耶魯、麻省理工,我這輩子就完了。”

他們進取心超強的父母同樣心比天高:“要是你們進不了哈佛、耶魯、麻省理工,我們哪有臉見親朋好友?!”

在美國,新一代的年輕人成就高,壓力也大。他們的絕望並不是因爲哪一科成績不及格,而是因爲自己沒有拿到A;他們拼命學好課業,一個勁兒參加課外活動,不是興趣使然,而是爲了讓自己的簡歷更加“閃閃惹人愛”。

全美有將近6000所大學,幾乎可以做到“全民上大學”。但是,如果不是名校畢業,未來的出路依然會困難重重。學生的信箱裡收到的是厚厚的、塞着新生手冊的“哈佛歡迎您”的信封,還是“親愛的申請人,我們很遺憾……”的薄薄一張紙?

這厚與薄,濃縮的就是美國學生六年的努力。

美國的教育具有高度的包容性,但正因如此,才讓背後的競爭愈發激烈:

當年,“虎媽蔡美兒以其高壓教育手段在美國“一戰成名”,引來無數人的批判。甚至有人當場預言:在這種“折磨”下,你的女兒遲早會出現心理問題,你的教育會一敗塗地。

多年過去,當媒體再次聚焦虎媽一家時發現:她的大女兒從哈佛畢業後,繼續攻讀耶魯法學碩士,同時加入美國陸軍;小女兒則即將從哈佛大學藝術歷史系畢業,平均GPA達到3.9。今年3月,紐約郵報專門報道了小女兒Lulu現在的情況,標題是:我是“虎媽”養大的,她的方法是成功的。

如果說,中國的教育是告訴考生:你必須努力學習,考個好成績,纔有可能改變命運實現理想;那美國的教育則是告訴考生,你可以不努力,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過好這一生。但如果你想實現階級跨越,就要自己去探尋,並證明自己是有資格的。

這就好比給考生一張沒有標準答案試卷,卻告訴考生:你必須接近滿分,纔有可能通過測驗。去“標準化”的選拔方式,可能比標準化更加嚴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