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檢警佯稱需監管 老婦遭詐騙痛失2180萬

詐騙集團要求邱婦約定匯款帳戶,以規避非約定轉帳限額。(翻攝照片林鬱平臺北傳真)

歹徒假冒監管名義,要求被害人交付黃金。(翻攝照片/林鬱平臺北傳真)

北市一名68歲邱姓婦人,去年7月接獲假檢警詐騙電話,指她涉及詐欺案件,需以房屋抵押貸款,將款項匯到指定帳戶,以證明清白等。邱女依對方指示,將北市大安區精華地段公寓設定抵押辦貸款後,歹徒食髓知味,再謊稱她還涉及洗錢罪名,要邱女抵押第2間房屋辦貸款,要求她將款項以網路銀行方式,並約定匯款帳戶進行大額轉帳,藉以規避現行非約定轉帳限額,或以面交方式取得贓款。事後邱女因無力償還本金利息,導致房產慘遭查封,總共痛失2180萬元。

臺南另一名蔡姓家庭主婦,接獲假冒偵查隊長來電告知,佯稱其身分遭人冒用領取保險金,該款項已遭購買黃金,爲證明她的清白,需以黃金預供擔保,蔡婦購買了5次、市價超過500萬元的3公斤黃金,依歹徒指示在巷口橋下面交,直到家人接獲銀行來電關心時,詢問蔡婦才知她遭到詐騙。

刑事局165專線統計,近兩年假檢警詐騙手法有增加趨勢,且財損總金額均逾1億元以上,分析最多被害年齡區間爲66到68歲,較以往平均65歲上升,顯示高齡族羣一直爲歹徒下手目標,且每年農曆年前1至2個月爲最高峰警方提醒,一般民衆非屬偵查不公開原則主體建議人間應互相關心與提醒,更勿任意聽從指示至銀行辦理約定帳戶服務,避免損害擴大,如有疑問應立即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