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打飛的”不是夢!廣州低空經濟蓄勢高飛|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在億航智能設備(廣州)有限公司(簡稱“億航智能”)的展廳內,可搭載2名乘客、擁有16套螺旋槳、能實現垂直起降的EH216-S型無人駕駛航空器,激發了人們對未來出行的想象。就在今年4月,這一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系統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全球首張生產許可證,標誌着其成爲全球首個獲得適航“三大通行證”的載人無人駕駛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

在“三證”齊全、准許批量生產之後,人們距離乘坐“空中的士”還有多遠?5月14日,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隨2024年“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廣東主題採訪活動走進億航智能,瞭解低空經濟如何影響未來城市出行。

飛行器穿行在高樓大廈間爲人們送快遞、消防版載人航空器能爲城市高層建築快速滅火……記者在億航智能看到,各種飛行器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開發,具有獨特的外觀和性能。目前,億航智能提供的飛行器產品和解決方案覆蓋載人交通、物流運輸、智慧城市管理和空中媒體等應用領域。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當數將科幻畫面變爲現實的“空中的士”應用場景。3月中下旬,億航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上架淘寶平臺,引發人們的廣泛討論。

站在EH216-S型無人駕駛航空器前,億航智能創始人、董事長鬍華智列舉了一組數據,從公司所在的黃埔區大沙街道出發到廣州市中心,需要45分鐘,實際上兩點的直線距離只有將近10公里,以該無人駕駛航空器的飛行速度計算,只要5-6分鐘就能飛到市中心。由此可見,點對點的飛行方式要比汽車出行效率高出許多。

這種乘坐“空中的士”出行的情景,離普通民衆將不再遙遠。記者從億航智能瞭解到,公司計劃於今年年內在廣州、深圳等低空經濟“樣板城市”進行“空中的士”的運營。億航智能聯席首席運營官王釗表示:“城市交通和‘空中的士’就是我們無人駕駛航空器未來的主場景。我們的目標是把起降點做到小區門口、居民樓樓頂、公交場站等人們可以便利乘坐的地方,讓飛行融入生活。”

“空中的士”場景的落地,關鍵在於“安全”。王釗坦言:“對於飛行器產業來說,人們最關注的本質問題,往往不是技術有多先進、外觀有多有趣,而是它能不能將人安全地送到地面上。因此,我們無人駕駛的載人航空器所有核心部件,都有備份設計,保證飛行器具備充分的安全性。”除了保證飛行器的安全,也要推進基礎設施的建設,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形成公共交通的應用場景。

在億航智能所處的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低空經濟”正蓄勢高飛。全區已聚集低空產業鏈企業50家,覆蓋研發設計與原材料、製造與集成、應用與服務等環節,產業規模約130億元。目前,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加快低空新型基礎設施佈局建設,全力構建“4個大型起降樞紐、9箇中型起降場站和N個小型起降點”的低空起降點佈局體系,啓動“低空飛行基礎設施新基建項目”,確保低空飛行“飛得起、看得見、管得住”。

文|記者 黃婷圖|記者 樑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