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發新興王文懷:資本服務國家戰略與盈利目的並不矛盾 | “耐心資本”談

《科創板日報》7月3日訊(記者 陳美) 近日,“2024母基金年度論壇”在廈門舉行,該論壇聚焦“產業投資”,集結了全國各地的知名投資人、企業家、專家學者。

“耐心資本”近期成爲創投領域的一大關鍵詞。而不同類型的投資機構,對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也隨之產生了不同的投資和佈局策略。論壇間隙,《科創板日報》記者對參會機構進行了集中訪談,瞭解各家機構對當前創投行業熱點的看法。

作爲廈門本土的國資平臺,建發新興投資董事長王文懷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服務國家戰略,需要‘耐心資本’,它能聯動所有優質資本、高質量資本來共同參與,培育穩定的長期投資力量,最終讓高質量創新在中國開花、結果,並讓所有參與者共享發展成果。

建發新興投資成立於2015年,背靠世界五百強企業建發集團,後者年營業收入超過7000億元,資產規模超過6500億元。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顯示,建發新興投資公開投資事件數共127起,累計投資金額33.79億元,涉及企業數115家,其中實現上市的共14家。其投資項目主要集中在醫療健康、電子信息以及新能源領域。

王文懷對記者表示,建發新興投資的創新方向與國家戰略緊密相連。而這種戰略創新一定是高質量創新,它需要有能力的人、專業的機構、高效的平臺,共同去推動,一起服務於國家戰略。

“由於高質量創新往往代表着‘卡脖子’技術,創新難度之大,風險之高,成爲典型的‘風險投資’。”在王文懷看來,單個項目的高質量創新,往往 “九死一生”,投資成功的概率較低。

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投資人經常會說:“要在國家戰略與盈利性之間,做出選擇”。但王文懷卻認爲,不能簡單把兩者“矛盾”起來。“這麼困難的事情,更應該動用全社會力量,在不同階段、通過不同方式來參與進來。從長期角度來看,資本具有盈利性要求,但不應該與支持國家戰略相矛盾,更不應該把‘盈利性資本’推在門外。”

“只不過,獲得的時間較長、風險較大,使得投入的資本需要對這種‘風險’有相應的理解。”因此,當耐心資本成爲市場焦點後,王文懷錶示,與耐心資本相對應的是急功近利。“它難以通過行政手段堵掉,但卻可以通過幾個週期,讓急功近利的資金在大浪淘沙中逐步退去。”

“這種退去是一種市場化的表現,而非強制手段,也只有通過市場化的退去,才能引導市場出現真正的耐心資本,通過耐心與專業,在高質量創新中最終獲得高收益,進而形成良性的‘風險投資’。”

王文懷認爲,由於在關鍵領域的高質量創新,往往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長週期等特點,需要持續的努力和不斷的迭代。雖然在創新初期,資源分散於各個領域有助於探索多個潛在方向,但隨着創新過程的深入,應憑藉專業能力成功的識別出具有技術優勢、市場需求或戰略重要性的關鍵少數,以確保更多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創新的最大產出。

王文懷支持持續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創新生態系統,引導盈利性資本高質量地服務於國家戰略,同時爲資本帶來合理的回報,這將進一步吸引更多專業機構踊躍參與,擴大高質量資源圈,共同推動中國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王文懷認爲,中國產業領域夠多,深度夠廣,市場應用領域夠大,是支撐國家戰略與盈利的關鍵。

“技術創新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只要有足夠的技術創新,它必然在中國產生很大的經濟效益規模。”王文懷說道,在全世界中,中國在某些領域的市場規模甚至超過美國。

以手機爲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之一,單價不斷提升,中國手機品牌如華爲通過創新與發展,不斷追趕和接近美國水平,在全球市場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其不僅在技術和設計上不斷突破,還在高端市場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因此儘管高質量創新是一件門檻很高的事情,但只要持續投入並做到,必然在國內外都產生很大效益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