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名人堂/調整健保支付制度 找回醫療平權初衷

葉金川

隨後,行政院長孫運璇指出臺灣的醫療需要解決兩大問題,就是醫院收紅包及無醫鄉問題。政務委員李國鼎因此延攬於世界衛生組織任職的許子秋回國擔任衛生署長。

另外,他指派科技顧問組藍忠孚及吳伯楨協助衛生署建置醫療網計劃,以英國的國家健康服務(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的概念,爲臺灣建立分區分級制度,讓民衆「半個小時內找到醫師,一個小時內找到綜合醫院。」希望藉此達成李國鼎期許「每個國人都可獲得應有及適切的醫療服務。」

臺灣的醫療網計劃因此在民國74年正式上路,李國鼎隨後又上籤時任行政院長俞國華,臺灣國民所得已經超過一萬美元,民衆的醫療需求遞增,應及早規畫全民健保,所以經建會開始規畫,全民健保於民國84年正式實施。

醫療網奠定健保開辦基礎

然而,現在許多人以爲健保就代表了醫療平權,卻忘了醫療網的存在,其實醫療網是奠定10年後全民健保開辦的基礎。醫療平權中,健保只是醫療財務制度,以搭計程車爲例,健保是到達目的地的汽油和車費,醫療網就像是計程車和司機,相輔相成。

兩條件促醫療資源平均分配

醫療網爲達成醫療資源平均分配,須達成兩個條件,第一是分區,依照經建會的規畫,分成17個地區和61個分區,以15年爲目標,達成每多少人就可以找到醫師、有病牀及可就醫的醫院的目標,也就是有足夠的醫療人力和設施。

第二是分級,將醫療服務分成基層醫療、地區醫院、區域醫院和醫學中心3個層級,並建立轉診制度,提高就醫可近性。透過基金補助資源不足的地區,醫療服務過多的地方就用審查制度,限制都會地區醫院無止盡成長。

其實早在民國67年,即開始教學醫院評鑑,醫療網實施後,開始全面評鑑,區域醫院和醫學中心分開評鑑,事實上這兩類別都是第三級醫療,但在一次次評鑑後,醫學中心變成和區域醫院不同等級。

從健保實施前至最近一次評鑑,醫學中心從13家擴增爲22家,且有13家都在北部,醫療資源集中北部都會區。此外,原本透過提高部分負擔費用鼓勵民衆分級就醫,現實狀況卻是愈來愈集中醫學中心就診,擠壓地區醫院和區域醫院發展。

評鑑讓資源集中醫學中心

臺灣有許多社區醫院長期深耕,深獲當地居民的信任,但是大多數民衆還是認爲最好的醫療都在醫學中心,忽略社區醫院的重要性。

現今的醫療主政者,需要回歸醫療網設計的初衷,將醫療平權視爲目標。但健保給付及醫院評鑑結果都讓資源集中到醫學中心,導致臺灣所有醫院都以成爲醫學中心爲目標。

要改變民衆對醫學中心的迷思,調整支付制度,實現同病同品質、同工同酬,醫學中心能專注研究、教學、訓練的功能,讓地區及區域醫院能夠茁壯發展。在這樣的思維和價值觀下,醫療體系纔不會走偏,醫療平權目標才能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