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師巧手秀絕活 學員收穫滿行囊
屏縣府文化處趁歷史建築修復過程,舉辦現場講座,邀請學生與民衆近距離一睹匠師手藝。(屏縣府提供/林和生屏東傳真)
擁有百餘年曆史的屏東縣鄉土藝術館,目前正進行歷史建築修復計劃,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爲推廣文化資產教育,特地舉辦修復課程,邀請學生及民衆參與,透過傳統工藝匠師親自示範與解說,藉此瞭解文資修復過程,順勢認識客家建築工藝之美。
屏縣府文化處長吳明榮表示,鄉土藝術館前身爲邱姓河南堂忠實第,是屏東市保存完整的客家歷史建築,內部包括木雕、交趾陶、剪黏、泥塑及彩繪等裝飾藝術相當豐富,去年6月間動工修復,此次修復主要工項爲屋頂結構和裝飾藝術構件。
吳明榮說,古蹟或歷史建築修復是透過匠師巧手,讓許多裝飾藝術重現風華,爲讓民衆一睹匠師修復工法與步驟,特地安排課程,邀請文資專家賴福林,及林士軒、鄒明宗、廖再順等3位匠師,近距離帶領民衆觀看師傅們修復過程。
彩繪匠師鄒明宗說,這建築彩繪多半在白灰壁上,以卷書圖案和雕刻構件居多,此次修復主要着重在建築山牆、博風板以及門扇上,在修復前須先了解原畫師畫風,揣摩筆觸與技法;木作匠師林士軒則說,鄉土藝術館的門窗樣式相當多元,木雕也相當精緻細膩,在修復前都要先做調查、瞭解原貌。
剪黏師傅廖再順表示,鄉土藝術館的剪黏以鳥獸、水果居多,特別的是還有不少錦鯉、水草相關作品,這在臺灣民宅建築上相對少見。
學員們也走訪建築內外每個角落,聚精會神聽完匠師解說後,也藉由手作體驗傳統工藝,讓生硬的文資教育轉化成有趣學習,且見識到匠師真功夫,學員皆表示,這堂課收穫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