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關注:老年人的“微信江湖”有別樣色彩

(原標題教育關注:老年人的“微信江湖”有別樣色彩

視頻聊天、刷朋友圈——隨着智能手機的普及,網絡聊天早已不是年輕人的專利。

羣裡聯絡感情、組織活動,在朋友圈上曬生活、轉文章,微信甚至成了中老年人的網絡主戰場。其所作所爲,與年輕人並無二致。

與此同時,老年人的“微信江湖”又有着別樣的色彩,他們更認真、更嚴肅、更小心。

拍完照片

在羣裡分享已經成爲一種習慣

晚上11點42分,花甲之年的“蟈蟈”把剛剛製作完成的一組“美篇”,發到微信“樂友攝影羣”裡。

精選的20張頤和園系列攝影作品,是“蟈蟈”下午頂着嚴寒拍出來的,虛實結合的佛香閣遠眺,落日餘暉下的十七孔橋光影,經過冷暖色調的對比處理,再配上文字說明和背景音樂,迅速贏得“樂友”們點贊聲一片。

儘管羣裡35個成員基本都是“爺爺奶奶輩”的攝影愛好者,但活躍度絲毫不亞於年輕人。趕上天兒好的時候,從大清早到後半夜都有人在羣裡“以片會友”。

“蟈蟈”算得上同齡人裡的“技術控”,玩得轉單反,做得來後期,微信對她來說更是“小菜一碟”,每次拍完照片,在羣裡分享已經成爲她的一種習慣,“過去只能當面聽老師講,平時大家各拍各的,也不好交流。現在有了微信,隨時可以發上來切磋技巧。我攝影本身說不上有多好,就是喜歡琢磨,看到誰拍了好片子,就問問用什麼光圈,調什麼速度,借哪個角度,這樣進步起來也快。”

作爲攝影發燒友,“蟈蟈”加入的攝影羣足有五六個,但這不過是衆多微信羣裡的“冰山一角”:“家庭羣、同事羣、發小羣、閨蜜羣、同學羣……只要想得到的關係,基本都有羣了,朋友約着吃飯,在羣裡吆喝一聲就行,省得像過去一樣挨個打電話了。”

哪怕出國旅遊,“蟈蟈”也少不了用微信,“我們八個人去日本,那就臨時建個日本羣,跟另一撥人到美國,就再拉個美國之旅羣。”到了酒店,“蟈蟈”總要第一時間把手機連上WiFi,“發通知、發照片都方便,還省錢呢!”

過去在電視上看新聞

現在刷刷朋友圈就夠了

早上一睜眼,61歲的郎靜寧就要開始找手機看微信,“過去總在電視上看新聞,現在刷刷朋友圈就夠了,微信羣裡也常常有人一早就發,消息靈通着呢!”

兩年多前,郎靜寧到美國幫兒子孫女,雖然有QQ和微博,但還是不能隨時聯繫到朋友。在周圍人的慫恿下,她抱着試試看的想法轉戰微信,“兒子幫忙給下載安裝的,具體怎麼操作、有什麼功能都是我自己瞎摸索的。”

很快,她對微信“着了迷”,用起來“一發不可收拾”,“只要一坐在那兒,就拿起手機開始看,看別人到哪兒玩了,看羣裡有什麼文章,感覺生活也跟着充實不少。”

回國以後,郎靜寧又開發出了微信的不少新功能。“兒子會把孫女的照片和視頻發給我,我挑出一小部分曬到朋友圈,其他的上傳到微雲保存起來。”雖然相隔萬里,但她感覺孫女就在身邊,“每天都能見到,看着她一天天長大。有些住在一個城市的,都未必能跟兒孫聯繫這麼頻繁。”

由於“入門早”、“玩得熟”,郎靜寧還成爲老年大學素描班的微信羣主,“羣裡三十多個人,時不時會有人發發課堂作業或者在家的練習,大家互相鼓勵,畫起來更起勁兒。”

大多數時間,郎靜寧習慣“宅”在家裡,但這並不影響她感受外面的精彩生活,“上學期先是加了英語班的羣,後來又被拉到了一個公益羣,裡面有醫生、有律師,各行各業的人一起策劃活動,隨時隨地都能參與進來,視野也跟着拓寬不少。”

雖說對微信有“千般不捨”,但郎靜寧不得不有所剋制。7月底,她檢查出眼底出血,過度用眼成爲一大忌,“過去不注意,晚上躺牀上也要看手機,現在不敢了。畢竟上了歲數,身體經不起折騰,再那麼玩微信,眼睛就要壞掉了。”

勤點贊 慎評論千萬不能說錯話

“我在手機上看到什麼,第一反應就是趕緊跟大家分享。”下午3點剛過,王玉玲的朋友圈裡已經發送了幾條信息,一條“延遲退休明算賬”,一條“殺死體內癌細胞,你該吃什麼”,還有兩條“頸椎操”、“手臂操”。

幾乎每一天,王玉玲都會在朋友圈發送七八條消息,從生活常識、新聞資訊,到各種名人軼事、都市奇談,可謂無所不包。

這些信息,還是王玉玲認真篩選的成果——每天一睜眼,她“不起牀就要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刷一會兒微信。

“我歲數大了覺少,五點多就醒了,起來怕打擾孩子睡覺,所以就先看會兒手機。”王玉玲用上微信,已經兩年多的時間,起初只是因爲跳舞的朋友之間爲了方便聯繫,如今卻成了她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現在進我們跳舞隊,你不用會跳舞,但你得會用微信,要不你連什麼時間在哪兒活動都知道不了。”

在王玉玲看來,微信更大的作用,是能與親戚朋友分享更多的信息。

“我看十幾條才發一條,都是我覺得對別人有用的。”每看到一條“好信息”,王玉玲都會在自己的朋友羣和朋友圈同時發送,有時還會有針對性地發送一些信息——舞友羣裡,她會轉發名人八卦;若是親戚羣,她就轉發新聞資訊;換到鄰居羣,則是親子教育。

而一條信息如何算是“好”,王玉玲也有着一套自己的標準,傳播信息知識是好;瞭解大事小情是好;就算是奇聞怪談,只要是沒有驚悚的畫面,還能博朋友們一樂,自然也是好的:“最喜歡的還是能傳播正能量的。比如老人如何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我喜歡讀,也希望別人看到。”

轉對了消息,纔剛剛做了一半,王玉玲每天還要瀏覽朋友們發送的信息,並且給出“恰當的迴應”。

“你看人家發的文章,得想想是個什麼意思,不要瞎評論。評論的跟人家想法不一樣,對方看了會不高興。”例如退休金的調整新聞,有人覺得漲得多,有人則覺得漲得少,遇上此類文章,王玉玲通常“會轉,不評論”。

王玉玲還總結了微信轉發三原則——勤點贊,慎評論,千萬不能說錯話:“用微信是爲了大家開心,不能給人添堵。”

微信 微信只能微微信

打開微信,將提示有未讀消息的幾個羣一一標爲已讀,只點開孩子發來的信息瞅了幾眼,所有的操作,黃建國只用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

“消息太多,全是假的、重複的,沒意思。”就在大半年前,66歲的黃建國還是個微信狂人,每天定時在羣裡發笑話,朋友圈裡發搞笑視頻,讓他成了朋友間有名的“段子手”。

只有黃建國心裡明白,那些讓老夥伴兒們笑得前仰後合的笑話,其實都是網上“扒”來的,如果聽衆換成自己的孩子,只會換來一句“我早看過了”。

那時的黃建國,還覺得孩子和自己有代溝,然而刷了半年的手機,他終於發現,自己也成了一個“把段子都看光了”的人。

就連網上的謠言,黃建國都轉着圈看了幾遍,“事兒都一樣,時間地點不一樣”。外加孩子傳授了幾條破解謠言的竅門,黃建國發現,朋友之間傳播的,絕大多數消息只是胡拼亂湊的文章。

“微信,微信,只能微微信。”黃建國坦言,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網絡上的海量信息既讓人感到新鮮,也讓人無所適從。外加老年人老實、認真,對於朋友圈中傳播的信息,往往不加判斷盲信盲從:“看多了眼睛疼脖子酸,一點好處都沒有。”

即便如此,“該發該轉”的微信,黃建國還是一個不落,因爲這關乎朋友之間的關係遠近,也是“面子”問題,許多朋友都認同的邏輯是:“發了信息你得趕緊回”。

就算是明擺着的謠言,黃建國也不會戳穿,有時還隨手點個贊,“我其實都不看,偶爾瞅瞅標題,就是知道大家在討論什麼,別見面冷場。”(主筆吳楠 宗媛媛 插圖 宋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