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未必有抗體 登陸仍需隔離

圖爲北京市大興區天宮街道融匯社區根據防疫政策集中隔離的居民開始解除集中隔離並陸續返回社區。融匯社區自1月20日調整高風險地區。(新華社

大陸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0日就春節期間服務保障和疫情防控情況舉行發佈會,大陸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由於少數受種者接種疫苗後,仍有可能未產生抗體而被感染甚至成爲傳染源,因此說明來華人員無論是外國人中國人,只要入境,仍需按照現行相關規定進行相對應的隔離措施

此外,由於大陸官方已擁有多種疫苗,民衆該如何選擇成爲關注要點。據央視引述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世衛組織疫苗研發委員會顧問邵一鳴指出,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不僅是國家決策部門,還跟公衆參與疫苗接種有關。儘管大陸有5條技術路線,但每種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可及性等細分起來還是不一樣。

邵一鳴說明,從保護效果來看,最新mRNA疫苗的保護效果在90%以上;滅活疫苗病毒載體疫苗則在70%至80%的範圍。他進一步指出,從安全性來說,醫學是個試驗科學,安全性高低、把握度大小取決於試驗多少人、試驗多長時間,由於滅活疫苗人類已使用上百年,整個地球人都用過,因此安全性的把握是最高的。

另針對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康希諾生物聯合研發疫苗,在三期臨牀試驗中期分析結果顯示單針接種疫苗28天后,對重症新冠肺炎的保護效率爲100%、總體保護效率爲74.8%,未發生任何與疫苗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

由於陳薇團隊疫苗是單針接種,反觀雙針接種是否具備其他優勢?邵一鳴指出,雙針接種儘管免疫週期長一點,可能保證兩針接種率較爲下降,但它誘導的免疫反應強度,可以預測未來持久性,與單針接種比起來各有優缺點

雖然各國陸續實施疫苗接種,但入境大陸隔離恐暫難放寬。米鋒10日表示,隔離天數目前按照中方規定,來華人員無論外國人或中國人,仍需要按照規定進行隔離。

米鋒強調,接種疫苗以後大多數人會產生抗體,但仍有少數受種者未能產生抗體或因抗體滴度不夠被感染,甚至成爲傳染源,建議即使接種疫苗,還是得按目前的防控措施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