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洪峰來襲 大宗減持與僞市值管理“劃清界限”

證券時報記者 蘇可

進入6月,A股市場面臨的解禁壓力驟增。

根據統計數據,本月滬深兩市解禁股數超過250億股,解禁總市值近9000億元,達到年內高峰。其中,本週解禁規模超4500億元,爲全年解禁壓力最大的單週

業內人士指出,從歷史情況來看,相比首發原股東股份解禁和股權激勵股份解禁,定增機構配售股份解禁對個股表現的負面影響更明顯。

有從事大宗業務資金中介表示,大宗減持生意比較理想,但受到前期“僞市值管理事件影響,監管風聲收緊,有部分提出市值管理需求的小票不太好做。

年內解禁洪峰來襲

6月將迎來年內最大一波解禁高潮。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當月有257億股解禁,對應市值高達約8940億元。

其中,本週(6月7~11日)解禁規模達到年內高峰,解禁市值規模約4553億元,超過3、4月單月解禁規模。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寧德時代解禁規模在6月的解禁市值中佔比最大。公告顯示,寧德時代將有9.52億股限售股在6月10日上市流通,佔公司總股本40.88%,均爲IPO原股東限售股份。此次解禁共涉及5位股東,分別是瑞庭投資黃世霖李平、新疆東鵬偉創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上海綠聯君和產業併購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或受上述消息影響,寧德時代股價近期出現回調,6月7日股價下跌逾5%。

承受解禁壓力的還有天合光能,該公司提到,6月10日將有9.13億股解禁,均爲IPO限售股,涉及14名股東。值得注意的是,5月該公司有3名股東出具《關於自願延長股份鎖定期的承諾函》,稱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自願延長鎖定期6個月,涉及股份合計4.57億股。

此外,6月還有多隻券商股迎來解禁,比如中泰證券6月3日有19.12億股解禁,解禁市值約195億元,當天公司股價領跌非銀板塊,跌幅逾7%;9日湘財股份有4.89億股限售股上市流通,對應市值約59.79億元;15日南京證券有12.38億股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約111.65億元;當月下旬中信建投有2筆解禁,合計約25億股。

6月的解禁高峰會對市場產生多大的衝擊,備受市場關注。招商證券策略團隊統計歷史數據發現,單週高解禁規模並未對解禁前後短期市場的整體表現造成明顯衝擊,解禁前一週和解禁當周萬得全A指數漲跌參半,解禁帶來的衝擊更多體現在個股層面。從不同類型解禁來看,相比首發原股東股份解禁和股權激勵股份解禁,定增機構配售股份解禁對個股表現的負面影響更爲明顯。

深圳一名投資定增的私募人士也有類似觀點,該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如果定增收益高,機構投資者減持定增解禁股的動機會更強烈。

嚴打“僞市值管理”

解禁高峰之下,有資金中介表示,大宗減持生意還比較理想,不過與市值管理“劃清界限”。

上海一名從事大宗減持的私募人士表示,已提前一個月進行準備,爲部分上市公司股東進行大宗減持做規劃。

值得注意的是,有業內人士提到,此前市場曝出的“僞市值管理”事件對傳統大宗業務衝擊不大,但對於想要踩市值管理紅線的業務則有一定程度影響。

5月中旬,知名私募爆料中源家居“市值管理”事件,稱中源家居市值管理找的盤方蒲某提出鎖倉代持,讓其尋找券商自營資管下家購買公司股票。下家買入後,股價不斷下跌導致接盤方出現損失,盤方卻賴賬不付尾款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後不久,某博士又實名舉報許亞飛團伙涉嫌“美克家居”操縱及對社保基金行賄。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於股東減持需求大,從事大宗業務的資金中介也會向上市公司股東提供“市值管理”服務,不排除會觸碰“操盤”紅線。不過深圳一家從事大宗減持的私募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對有類似需求的中小市值股票,我們會建議推遲一段時間再減持”。

前述上海私募人士則表示,目前大宗減持市場沒有受到太多衝擊,“正常的大宗交易不受影響,只要不是打着‘市值管理’名義實際進行股價操縱就行”。

此前,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公開表示,對於“僞市值管理”,證監會始終保持“零容忍”態勢,對利益鏈條上的相關方,無論涉及到誰,一經查實,將從嚴從快從重處理,並及時向市場公開。他提醒,上市公司及實控人、行業機構和從業人員,要敬畏法治,敬畏投資者,遠離操縱市場、內幕交易亂象,珍惜自身聲譽執業操守,共同維護公開、公平公正市場秩序。證監會副主席李超也表示,要從嚴從重從快打擊以市值管理之名行市場操縱之實等惡性的違法違規行爲,讓做壞事之人付出沉重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