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編自導微電影 廈大7學生3個月拍7部作品

▲《不忍》的導演李嘉潔演員講戲。(圖/新浪微博)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近兩年微電影熱迅速在各大學裡蔓延,只要有臺手機,邀上兩三個同學,就可以隨時隨地拍「電影」。在福建廈門大學有個「鳳凰花影社」,酷愛拍電影成員組成了7個劇組,從今年2月開始,已陸續拍了《不忍》、《大衛鎮》、《烏鴉炸醬麪》、《阿成》、《第五日》、《遺詩》和《左轉第七步》7部作品

《東南網》報導5月30日,廈大將首次舉辦「鳳凰花季畢業影像展」,屆時,廈大新聞傳播學院國內其他各大高校的微電影將在廈大校園內展映。作爲主辦方,廈大的這7部微電影將在影像展上首映。

最有氣場導演 8天拍完一部深度電影

說到廈大的微電影,不得不提到李嘉潔這個名字,她是廈大新聞系廣播電視新聞大三的學生。在劇組人員眼裡,李嘉潔拍戲時非常認真嚴肅,甚至從來不笑。她會爲了追求一個完美的鏡頭NG10多次,作爲導演她只關心效果,她笑稱,現場所有人對導演多少都存在不滿。

爲了電影轉專業

李嘉潔剛考入廈大時,學的是公共管理,和她熱愛的電影完全不沾邊。大一時,她就參與過學校宣傳片的拍攝,也拿手機拍過一些很粗糙的短視頻。直到大一下學期,她通過一個難度很大的轉專業考試,才進入新聞傳播學院。

真正讓李嘉潔和電影結緣是在大二,這一年她完成了第一部自導自演的微電影作品,開創了大二學生拍戲的先河,還作爲交流生去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學習怎麼拍片、怎麼運作

由於不是科班出身,平時也沒有相應的課程可以學習,好在學校有專門的老師指導,提供最好的設備,李嘉潔說,「更多的還是通過閱讀大量的相關書籍網路資料,不停地拍和摸索」。

去年,她自編自導的微電影《娛樂至死》在56、優酷等國內知名視頻網站上迅速躥紅,還榮獲第二屆中國西部(國際)電影節短片類二等獎

自編自導自剪輯

以前拍的都是些校園愛情,而新劇本《不忍》講述的則是一個醫鬧團伙在醫院當臥底,處理醫療事故的故事。其實在去年11月就開始創作,靈感來源於去年10月一起轟動社會的「溫嶺醫案」,讓李嘉潔對當下的醫患關係產生很深的思考。

這部微電影的導演、編劇、剪輯,全是李嘉潔一個人。她覺得當導演再辛苦至少還有一羣人可以商量,惟獨編劇是從無到有,光是查資料她就用了1個月的時間,從電影構想到劇本成型又花去2個月,劇本反覆修改了無數次,就連在拍攝過程中也在不斷修改。

劇組最終決定將電影的拍攝地定在福州,那也是李嘉潔的家鄉,考慮到這次是醫療題材,難度較大,在家鄉拍戲借場地更容易溝通,還可以藉助父母朋友的力量。劇組共有14個成員,主創人員都是保留上部微電影《娛樂至死》的原班人馬,只有助理用的是新人,都是大一大二的學弟學妹

《不忍》選在寒假開拍,必須趕在開學前拍完,因此主創人員大年初四就趕到福州,住的是很便宜的招待所,李嘉潔也是跟劇組一起同吃同住。劇組的演員,有同學,有父母的朋友,也有隨便「抓」來的路人。「導演要求演員要會哭,能哭,馬上哭,普通人根本HOLD不住。」

劇組製片說,爲此專門從演藝機構請了2個專業演員來演。拍戲投資大,對學生劇組來說的確難以負擔,李嘉潔說,「專業演員的片酬是按天算的,拍戲的費用是找父母墊付的」。

父母並不贊同她拍電影,在福州拍攝期間,父母曾多次到劇組探班,親眼見到拍戲的辛苦;有次拍夜戲,需要用車,李嘉潔甚至凌晨打電話向父母求助……好在父母只是口頭上反對,卻在行動上給予了她最大的支持。

《不忍》2月8日正式開機,2月15日殺青,總共只拍攝了8天。至今回想起來,李嘉潔都覺得不可思議,「居然真的拍完了」。目前,這部追求深度的微電影還在後期處理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