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爲何渴望醫學美容治療 王正坤:是自拍與社羣媒體惹的禍

▲前臺南醫師公會理事長王正坤醫師,參與2019年世界美容醫學大會,並與美國整形外科學會會長羅裡奇醫師,充分交換醫學美容專業意見。(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記者林悅/臺南報導

2019年世界美容醫學大會AMWC於4月4日到6日,在歐洲摩納哥Monaco舉行,前臺南市醫師公理事長王正坤醫師也參加盛會全世界數千名醫師聚集在歐洲度假勝地摩納哥,討論最新流行的醫學美容知識與技術,其中「自拍與社羣媒體」帶動醫學美容蓬勃發展,也製造醫療糾紛的議題受熱議。

王正坤醫師指出,今年最有趣的論壇就是探討醫美病人的「心理問題」,爲何那麼多人渴望接受醫學美容治療?原來是「自拍」與「社羣媒體」惹的禍,全世界的民衆都喜歡自照片,然後把照片張貼臉書等社羣媒體,如果不夠美麗不夠帥,可能無法吸引人。

有人自拍後,經過修圖軟體來美肌,修飾成帥哥美女,可是本人實際外貌並不漂亮,因此民衆就帶着自己修圖後的自拍照片來找醫師,希望醫師幫忙把自己外貌變成跟修圖後的美麗照片一樣,如果病人期待太高,脫離現實,有時候會衍生很多醫療糾紛。

美麗是每個女人與生俱來的權利,今年世界美容醫學大會會議內容,除了各式各樣皮秒雷射音波拉皮、埋線拉皮、肉毒桿菌除皺、玻尿酸注射填充、減少脂肪黑斑毛孔等議題之外,就是探討醫學美容民衆的心理狀態

王正坤醫師表示,根據美國整形重建手術醫學會(AAFPRS) 統計,在2017年有百分之55的民衆接受醫學美容治療,是因爲想要在自拍照片上面變得更好看,而且這種趨勢一直逐年增加。隨着網路發展,社羣媒體張貼照片的行爲,一直驅動民衆想要變美變帥。美國民衆對於外貌的要求是美麗、自然、自信、吸引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吸引力」,美好的外貌要能夠吸引別人,是最攸關的事情。

現代人喜歡在網路社羣媒體曝光,吸引別人注意,都是類似的心理。萬一病人在接受醫學美容之後,並沒有得到別人的愛意,病人失望之餘,會轉向攻擊醫師,跟醫師產生醫療糾紛,所以醫師必須藉由術前溝通來預防病人的期待落差。

歐美醫師表示,醫學美容必須避免過度治療,避免把病人的五官做得太誇張,或做得太假。例如,有人爲了豐脣,過度注射太多玻尿酸,把嘴脣注射成香腸嘴,結果事與願違。有些人明明鼻子很高了,可是卻希望注射很多玻尿酸讓鼻子更高,要像電影阿凡達納美人,這種鼻子山根又大又寬,跟額頭同高,並非美麗的選擇。有人注射太多玻尿酸填充老化凹陷的臉頰,導致臉部變成腫脹的麪包。因此,好的醫師必須學會說「不」,要想辦法導正病人提出的錯誤意見。

王正坤醫師是皮膚科專科醫師與管理學博士,曾任中華民國醫用雷射光電學會理事長,創辦藝羣醫學美容集團,非常重視醫學美容副作用與醫療糾紛的預防。王正坤醫師表示,術前詳細告知病人醫學美容原理與副作用,等病人簽署知情同意書之後,才進行治療,藉此保障病人安全與預防術後的期待落差。

王正坤醫師與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前會長羅裡奇醫師充分交換醫學美容專業意見後,發現美國醫美病人與臺灣醫美病人的心情與想法都是類似的,必須降低病人期待落差,不要脫離現實,才能讓醫學美容對於病人身心產生實質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