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霜降」 歐亞第一毒蛇出沒
雨傘節爲歐亞大陸單位毒液最毒的蛇類,毒性遠超過百步蛇和眼鏡蛇。(沈揮勝攝)
23日是廿四節氣中的「霜降」,氣溫明顯變涼,按一般邏輯蟲蛇應該是要躲起來,但魚池消防分隊卻收到民衆送來1尾長近1公尺、比男性大拇指還要粗很多的雨傘節,說是在住處旁捕獲的,拜託消防隊幫忙轉交縣府農業處。
這是繼10月7日民衆送來的第2尾雨傘節,且體型都不小;前1尾被發現時,當日高溫超過攝氏35度,但這兩天魚池鄉氣溫介於15到24度之間,已經有些許入冬的感覺;生態解說員葉建興解釋說,其實臺灣的蛇類在低溫時只是活動力減少,很少有真的冬眠。
葉建興提醒民衆,秋末入冬前,氣溫忽冷忽熱,由於預期入冬後食物來源將減少,蛇類常會利用出太陽氣溫較高的日子積極覓食,而形成另波活躍高峰期;民衆外出或夜間活動,還是要有防蛇意識。
孰知蛇類習性的大雁村長謝棟漢表示,雨傘節是臺灣10多種有毒蛇類中單位毒性最強者,遠超過百步蛇,甚至爲歐亞大陸第1毒蛇。牠的頭型呈橢圓,可以當作不錯的知識教材。很多人以頭部圓形或尖形作爲判別蛇類有沒有毒的依據,那是大錯特錯!
謝棟漢說,雨傘節在大陸被稱爲銀環蛇,單位毒液的毒性在歐亞大陸排名第1,甚至比非洲黑曼巴還要毒一些,遠遠超過百步蛇;但因毒液量不像百步蛇哪麼多,致死率與百步蛇相當,各爲23、24%。
另1種頭部圓鈍型,同樣擁有劇毒的長蟲是眼鏡蛇;頭部呈三角形或尖形的毒蛇,則有百步蛇、龜殼花和青竹絲。無毒的擬龜殼花、咬不死人的大頭蛇,也屬尖銳頭形。因此,用圓形、尖形來「判毒」,早晚會出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