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稅效益大不如前 房屋贈與移轉量創5年新低

▲過去國人利用房屋贈與將資產移轉子女,藉市價公告價格的落差,省下大筆贈與稅,但自從1月1日房地合一上路後,節稅空間隨之大打折扣。(圖/記者葉佳華攝)記者葉佳華/臺北報導

根據財政部統計,2016年前9月贈與稅收高達140.52億元,創下新高紀錄,但贈與稅收熱絡的表現卻與不動產贈與行爲呈現背離,據房仲業者統計,2016年前8月的建物贈與移轉棟數爲2.77萬棟,創下近5年來的同期新低量,也顯見直接贈與房子的行爲明顯減少。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主要是2016年1月1號房地合一上路之後,適用房地合一的交易案,透過不動產贈與的節稅空間已經大打折扣,就算利用市價與公告價格中間的落差節稅,日後反而在出售時因成本認定過低,會出現大量獲利被課稅,因此實質的節稅效益大不如前,造成贈與移轉數量縮減。

另外,也可能因遺贈稅將於2016年修法,部分高資產族羣政策確定前先贈與,因此政府在2015年編預算時,設定2016年贈與稅的預算數是104億元,但2016年前9月已收到140.52億元,較預算數超徵36億多元,稅收創下新高。

反觀,2016年前8個月的贈與移轉棟數爲2.77萬棟,年減約2成,同時也創下近5年以來的新低,若以六都的表現來看,可發現北部地區是贈與移轉減少最爲明顯的區域臺北市新北市分別年減27%與28%;桃園市則年減22%,中南部地區減幅則都在2成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