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勇敢的她們,大概都在這兒了

前幾天,秦嵐的一段採訪又被轉出了圈。

聊起心態,她說:“秦嵐的人生只有一次,我爲什麼老讓自己糾結這些改變不了的事情呢?”

聊起年齡,她很坦然:“去順應一切,都有自然規律,沒有什麼對錯。”

對她而言:“快樂是最容易的,也是最難的。”

圖源:網絡

有人說,秦嵐溫柔且堅定的精神狀態教會了我不再內耗。

其實,不只是秦嵐。

她姐也發現,這兩年越來越多的目光聚焦40+的姐姐們,共情她們的猶豫和奔波,聆聽她們的經驗和感悟,也在她們的不惑之年裡,感受到了更蓬勃的生命力。

近期的好消息是:《芭比》才女格蕾塔·葛韋格要結婚了。從34歲擔心失業,到40歲活成好萊塢大女主,從演員到導演,她告訴世人:女孩要有野心。

原來,40+女性可以如此開闊且自信。

悅納自己 自在綻放

關於年齡,世人衆說紛紜。一面是“中年女演員沒有戲拍”的質疑,一面是姐姐們大殺四方的魅力。而她們好像根本沒在Care別人怎麼說。

微醺女明星閆妮,踩着涼拖走紅毯;劉敏濤一曲《紅色高跟鞋》,勇奪3000萬直拍......更別提《乘風破浪的姐姐》、《花兒與少年》這類綜藝,常常能看見姐姐們橫衝直撞闖蕩娛樂圈。

《花兒與少年》第五季中,直爽大姐秦海璐在弟弟們面前毫無包袱,還大咧咧分享起了自己的人生座右銘:不求盡善盡美,但求“爲所欲爲”……

這自信張揚的架勢,分我一份!

不再去討好別人,她們更專注做自己。

吳昕也曾在節目中坦言40歲的自己學會了和解。她也認爲自己還是一個小女孩,依然敢穿紅戴綠,依然可以可可愛愛。

轉頭看《聲生不息家年華》,她姐又被黃綺珊的一段話戳中了。

“我現在不買花了,姐在哪兒,哪就是花卉市場。”

步入中年的她不再向外求一個被愛,而是更加愛自己。

總之,專業能力過硬,不再需要把自己放置在“被挑選”的境地,也脫離了針對女性價值的刻板評價,於是生活和事業反而變得開闊,呈現出了更多的個人魅力和價值。

有了清晰的自我認知,她們可以在任何處境中保持冷靜和自愛。

年齡不是人生的註腳,她們只活在自己的聚光燈下。

過去,她們被動抵禦風暴,如今,她們展翅飛向更自由的世界,成爲了洶涌的波浪本身。

主動改變 回顧本質

怎樣的40歲才更有意義?

宋佳說,我擁有了真正“快樂”的能力。陳數說:“少一點青春多一點成熟,你會更能平衡好自己的身心。”

除了女明星們之外,最近,一支短片也讓她姐看到了中年女性的探索和力量。

這是由人民健康聯合湯臣倍健推出的《你好四十》。短片以“自白”的形式記錄了來自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人,面對來自工作、生活、家庭、健康等多方面的抉擇和思考。讓更多人看到真實的40歲,親歷一場平靜而複雜的自我對話。

有人擔心身體:“不像二三十歲的時候,有點毛病兩三天就好了。現在身體要是出點問題,那可是動真格的了。”

有人擔憂未知:“我知道四十多歲後要面對什麼。不太敢想,不知道事真來了……自己能不能扛得住。”

這些看上去似乎什麼都有的中年人,實際上無法真的歇下來,依然想“再努力一把,讓家人的生活更好”。

與此同時,因爲“犯了足夠多的錯”,她們比以前更豁達更淡然了。

圖源:《你好 四十》

“曾經的困難都不算是困難…… 我挺喜歡現在的自己。”

“內心穩定也是一種幸福吧,理解了,也就包容了。”

圖源:《你好 四十》

原來,不知不覺早已身經百戰。那些經過,終究是經過了。

生活,沒有標準答案。不惑,就是知道了,什麼纔是對自己最重要的。

如今,這條視頻在微博上的播放量超過2千萬,話題討論超過1億。視頻下,也有許多人拾得了勇氣與力量。在自己反反覆覆認知的世界裡,開始認知自己,接受人生的多重樣態,拼了命的熱愛生活。

視頻下的每一條評論,都讓人感覺到充滿韌性的生命力。

正如知名主持人周羣所說:“進入40以後,忙而不亂,閒而不惰,能面對絢爛,也更能接受平淡。”

她姐的一位粉絲陳姐,中年發生了劇變。

因爲父親年初去世,母親又生了重病,她不得不放棄工作,回到老家照顧家人。

一開始,她很痛苦,覺得人生好像被按下了暫停鍵,但和母親相處得越來越多,越來越適應老家閒適的生活,她重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義。

也許,陪着媽媽看一朵雲的移動,就是最美好的時光。

陳姐在慢生活中重新認識世界, 事業型女強人玲玲則是在身體的改變中重新找回生活。

今年最大的改變是,她開始更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了。

她以前工作很拼,身體有點小病小痛基本上多喝點熱水忍忍就硬撐過去了。但隨着年齡增長,明顯感覺到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如今,她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了睡眠、健身、瑜伽課等事情上。“畢竟,健健康康的,纔是最重要的事。”她說。

如今的她,四十多歲的身體和二十多歲時一樣輕盈,舒展。

正如詩人露比·考爾所說:“我生來便有分量,半是刀鋒,半是絲柔。”

步入四十歲之後,有人從平靜生活中汲取力量;也有人選擇大方向上的調整,在新的領域繼續奮鬥。

更勇敢的是,她們還在主動尋求變化。

今年年初,張靜初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考託福的經歷:背單詞、做題、不停地刷分……用二十六天緊急衝刺,從首考的84分到踩線過百。

之後,努力的她更是收到了美國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班的錄取通知書。

留學既是她年少時的夢想,也是她給自己的新出口。她說:“今天,我終於站在了這個40+的山頭上,當我回望我走過的路,我希望告訴大家的就是:我從來沒有這麼自在,這麼歡喜,這麼滿懷希望過。”

四十而已,你依然可以自主選擇。不管是工作上轉換賽道還是生活中適度調整,都是在勇敢突破自我,迴歸生活的本質。

我身邊的變化是,更多人開始了新愛好,瑜伽、跳舞、插畫等等;更多人開始精簡社交,迴歸生活,迴歸家庭,迴歸自己……彷彿印證了那句話:40歲之前都是調研,40歲之後纔是真正的人生。每個人都開啓了不同副本。

內核穩定 韌性向前

麻省理工學院的哲學教授塞蘭·塞蒂亞曾寫過一本書:《重來也不會好過現在》。

他和許多人一樣面對着中年危機,在書的最後,他寫道:

“我要學着如何活在當下……正如它能夠用來填補日常生活的空虛,它也能用來對抗烏托邦計劃裡的無謂帶來的焦慮。它是能量、聚焦、完滿的源泉,讓我們能爲值得奮鬥之事而奮鬥,讓我們認識到並珍視我們當下正在奮鬥這一事實。”

圖源:網絡

她姐很喜歡的一句話: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在她姐看來,自我成長就像是在內心種下一顆種子。

伴隨着心境的變化,它會破土發芽,結出堅韌的果實,足以抵禦一切風暴。而且,經歷的事情越多內核越穩定,就越能紮根於土壤,長出參天風茂。

圖源:網絡

我們可以不再遵循“什麼年齡做什麼事”的成人法則,也可以告訴自己“每一步都算數”。

走到四十,經過了人生的千錘百煉,也趟過了世界的泥濘喧囂,希望40+的你內核更穩定了,於世事磨礪中,無畏無懼,清醒自持。

最後,她姐把人民健康和湯臣倍健聯合推出的《你好 四十》短片的這段話,獻給每一位熱愛生活、肆意綻放的姐姐們:

你好,四十歲

在全新的未知中

回答歲月的提問

拼了命的熱愛生活

去實現,去蛻變

保持健康,韌性向前。

你好,四十。

你好,每個年紀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