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金管會啓動資本市場藍圖 拚3年推行82項措施

金管會爲推動資本市場發展,並因應環境社會及治理(ESG)永續發展、數位科技高齡社會等3大趨勢,宣佈正式啓動「資本市場藍圖」,目標3年內陸續推動實行25個重點項目、共82項具體措施,以打造具前瞻性國際競爭力的資本市場。

金管會9月底已先公佈「資本市場藍圖」架構,敲定強化發行市場功能、支援實體經濟發展,活絡交易市場、提升效率流動性,吸引國內外資金參與、提高市場國際能見度,提升金融中介機構市場功能及競爭力,鼓勵金融創新與多元金融商品發展等5大策略

而據此研擬的82項具體措施,可歸類爲強化資本市場籌資功能、推動ESG永續發展、活絡交易市場並提升交易資訊透明度、結合金融科技進行數位轉型、推動券商發展投銀業務、推動國人退休準備平臺、建立店頭衍金商品集中結算機制、強化投資人保護等8大主題

其中,在活絡臺股交易部分,除了預計明年6月30日上路股票造勢制度外,金管會將於明年上半年檢視10月上路的盤中零股交易成效,包括考量縮短集中競價撮合時間研議開放盤中零股當衝及信用交易等可能性預期「盤中零股交易2.0」最快2022年上路。

提升臺股交易資訊透明度方面,爲避免盤前大量棄單的「虛張聲勢」狀況影響市場穩定度及資訊透明度,金管會將研議盤前一段時間將不可取消委託單,以及增加處置期間資訊揭露、增加不同範圍市價委託單等可行性,預計最快2023年研議出爐。

同時,金管會規畫建置結合退休理財、投資服務公益活動的「退休準備平臺」,提供包括退休教育缺口試算、嚴選基金下單導引、提撥經費、社會公益等內容,透過提供一站式服務、漸進式引導國人自我規畫退休理財方案,預計明年中上路推出。

針對復委託交易部分,金管會去年開放投資人可藉由券商復委託「定期定股」買國外股票,惟因採股數投資不易確認每月投入金額,迄今反應不如預期。對此,金管會研議比照臺股,讓投資人亦可「定期定額」買國外股票,預計明年開放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