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嚴監管與高質量發展並舉
二季度以來,金融行業政策強調嚴監管與高質量發展並重,更加貼合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隨着新一輪強監管週期的開啓,三季度貨幣政策將延續支持性立場,靈活適度、精準有效、淡化總量,質量和結構將持續優化。
4月12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繼2004年、2014年後國務院再度出臺十年一次的資本市場綱領性文件,即第 三次“國九條”(下稱新“國九條”)。隨着資本市場頂層設計新“國九條”及其配套政策的密集落地,監管層對市場關注的問題及時迴應,當前政策落地的強度和節奏均強於以往,監管層旨在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資本市場監管體系,全面落實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政策在“新質生產力”“耐心資本”等處着墨頗多,高質量發展思想貫穿始終。
五礦證券認爲,三季度金融行業政策仍將延續嚴監管和高質量發展並舉的精神,重點關注即將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新質生產力、防風險等領域的相關表述。
新國九條“1+N”政策體系持續優化
與歷史上兩次文件更側重“發展”相比,新“國九條”堅守資本市場的政治性、人民性,突出“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的主線,強調監管與發展並舉,更加貼合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在新“國九條”頒佈的同日,證監會、滬深北交易所同步更新N項配套規則,與新“國九條”共同構成“1+N”政策體系,共同助力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新“國九條”不僅勾勒出資本市場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藍圖,層層遞進提出未來5年、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三大階段性發展目標,並從上市公司監管、金融機構監管、深化改革三個方面護航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在上市公司監管方面,要求嚴把發行上市准入關,從源頭提高上市質量;暢通出口關,加快形成應退盡退、及時出清的常態化退市格局;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加強分紅、減持、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監管,推動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
在金融機構監管方面,引導經營機構樹立正確理念,推動證券基金機構高質量發展,加強交易監管,壯大中長期資金投資力量。
在深化改革方面,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加大對違法犯罪的聯合打擊力度,推動形成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3月15日,證監會四箭齊發,分別從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和加強投資者保護、從源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矯正行業機構定位、全面加強證監會系統自身建設四個維度助力資本市場生態建設。
證監會在新“國九條”頒佈同日發佈《關於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意見》,並就發行監管 、上市公司監管、證券公司監管、交易監管等方面的六項規則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壓實上市、交易、減持、分紅、退市等環節全鏈條各環節責任,全面提升上市公司的可投資價值回報投資者。
二季度,監管層就公募基金降費、上市券商監管、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等領域頒佈了一系列政策,上述政策均圍繞新“國九條”展開,形成“1+N”政策體系,作爲一個有機整體共同打造安全、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本輪強監管週期已開啓。
新“國九條”爲高質量發展指明瞭方向,進一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有效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新“國九條”堅持主板、創業板、科創板等錯位 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促進區域性股權市場規範性發展。”健全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對於做好五篇大文章、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近期,監管層把更多關注集中於“新質生產力”“耐心資本”方面,包括4月政治局會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積極發展風險投資,壯大耐心資本”,6月深改委會議提出的“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開放環境”,還有證監會主席吳清在陸家嘴論壇重提“積極主動擁抱新質生產力發展”“壯大耐心資本”及會後火速落地深化科創板改革的8條措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是對促進新質生產力、金融高質量發展釋放的濃濃暖意,也是 新“國九條”思想的貫徹落實。
防風險是金融監管政策的主線和底線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特別是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明確提出“加強建設金融強國”的目標,強調金融高質量發展,意味着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和地位大大提升,會議將全面加強金融監管、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作爲重點。2024年,防風險仍然是金融領域監管政策的主線之一,防止產業資本在金融領域無序擴張及點名提示長債風險則是二季度的政策主線。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持續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推動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多措並舉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地方金融監管體制的改革是本輪改革的重點,5月21日,全國地方黨委金融辦主任會議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強作出重要批示,“強化地方金融機構日常監管,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5月27日,政治局會議出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問責規定(試行)》,旨在進一步推動在金融領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好全面加強金融監管、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促進金融高質量發展各項任務。
在產融結合方面,防範中央企業金融業務風險是監管重點,當前央企清理金融類資產正在提速,6月3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在擴大會議中提出“從嚴控制增量,各中央企業原則上不得新設、收購、新參股各類金融機構,對服務主業實業效果較小、風險外溢性較大的金融機構原則上不予參股和增持。”
上半年,債市在經濟復甦動能不足、貨幣政策穩中偏鬆、資產荒邏輯未反轉等因素下走牛,30年期國債收益率向下突破2.5%、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探至20年以來新低。4月以來,央行對長債利率持續保持關注,多次在公開場合提示關注長端利率風險,雖然對市場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但長債利率仍然保持下行趨勢。
在2024年一季度及二季度貨幣例會中,央行均提示“經濟回升過程中也要關注長期收益率的變化”。6月19日,央行行長潘功勝在陸家嘴論壇中表示,“保持正常向上傾斜的收益率曲線,保持市場對投資的正向激勵作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央行對於國債收益率曲線的引導預期 。7月1日,央行發佈重磅公告,“決定於近期面向部分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開展國債借入操作”,引導利率向上信號意義明確。央行多次公開“喊話”警惕長債利率風險,是出於金融防風險的考慮,有利於助力宏觀和金融的風險調控,穩定市場及投資者信心。
從貨幣政策角度看,二季度貨幣政策仍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監管層通過加大防範資金空轉力度、整頓手工補息等方式,促進金融更高質量的服務實體經濟。二季度貨幣政策 執行報告整體延續一季度的表述:“更加註重做好逆週期調節,更好的發揮貨幣政策總量和結構的雙重功能”,“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信貸合理增長”,新增“有效落實好存續的各類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等表述,在總量平穩增加、質量持續提升的基礎上,貨幣政策更加註重結構的優化,聚焦做好“五篇大文章”。
6月19日,央行行長潘功勝在陸家嘴論壇發表主旨演講表示,“中國的貨幣政策立場是支持性的”,意味着未來一段時間內,央行的貨幣政策將延續穩中偏鬆的主基調,爲實體經濟提供合理的流動性支持;其他期限貨幣政策工具的利率可淡化政策利率的色彩;“逐步將二級市場國債買賣納入貨幣政策工具箱”,“把國債買賣納入貨幣政策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寬鬆,與其他工具綜合搭配,共同營造適宜的流動性環境。”由此判斷,三季度貨幣政策將延續支持性立場,靈活適度、精準有效、淡化總量,質量和結構將持續優化。
(作者爲資深投資人士)
本文源自:證券市場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