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聖火傳遞 “文旅中國·百城百藝”活動拉開帷幕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28日電(記者 韓玉)近日,“‘聖火熊熊·翠竹生生’建黨100週年井岡聖火傳遞活動暨‘文旅中國·百城百藝首站活動——井岡山”在茅坪革命舊址羣舉行。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文化旅遊部黨組成員、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在致辭中表示,每一座城市有每一座城市的文脈、有每一座城市的氣質,建築、文物、非遺是承載城市文脈和氣質的載體。這其中非遺最具生活氣息,最能活態表達,最有羣衆基礎,看得清、摸着着、聽得見。與“千城一面”相比,“百城百藝”纔是城市應有的氣質,纔是城市本來的文脈。他希望“文旅中國·百城百藝”系列活動從井岡山出發,發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文化,持續爲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貢獻力量

井岡聖火傳遞。 主辦方供圖

聖火傳遞主會場儀式在客家山歌映山紅》中拉開帷幕。此次聖火傳遞從八角樓採集火種火炬手把象徵理想信念的火種相互傳遞,讓紅色精神薪火相傳血脈永續。據瞭解,火炬的設計者爲2008年北京奧運會獎牌設計師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王沂蓬,他從八角樓油燈、井岡紅旗中汲取設計靈感,採用現代設計表現手法,並融入當地非遺項目——井岡山竹編技藝,打造出獨具特色、富有內涵的井岡聖火火炬。

井岡山碧波萬頃、翠竹環繞,不僅孕育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還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井岡山全堂獅燈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井岡客家山歌、井岡翠綠茶製作技藝、井岡山竹編技藝是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井岡山草鞋編織技藝曾在長征時期發揮重要作用。這些非遺項目悉數亮相活動現場,彰顯出新時代革命老區的非遺活力

井岡山草鞋。 主辦方供圖

近年來,井岡山將非遺融入紅色沃土綠色家園,圍繞“紅色最紅、綠色最綠、脫貧最好”的奮鬥目標,既注重紅色旅遊資源的開發、整合和保護,又注重生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加強與其他資源的有機結合,以全域理念推動文旅發展。目前,民宿小鎮、紅色培訓、演出節慶等多元項目主動融入旅遊業,有效提升了二次消費,拉長了井岡山紅色旅遊產業鏈。廣大羣衆積極支持、參與旅遊發展,全山從事鄉村旅遊的經營主體逾千家,吸收貧困戶1300多戶,佔貧困戶總數的31%,爲井岡山實現率先脫貧“摘帽”發揮了積極作用。

據悉,本次活動由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井岡山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手藝網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