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力挽狂瀾 陸拚內循環

北京消費季」重啓,圖爲7月28日晚間,市民走過朝陽區望京的一處餐飲集中地彩燈招牌。(中新社

大陸力拚內需。圖爲2019年廣交會,採購者在家電展臺前觀看。(新華社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一錘定調,要全力搞內循環經濟,使得內循環立刻成爲熱門關鍵詞,其實,在10年前大陸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全球金融海嘯發表文章時,特別點到內循環一詞,重點在於對企業減稅,減少市場干預,並且鼓勵民營企業,透過市場運作,才能擴大內循環經濟。而隨着內循環的推進,大陸的經濟將出現新一輪政策轉向動作

2008年發生全球金融海嘯,國際經濟也陷入成長谷底,如今經過10年後,全球經濟受到疫情衝擊,再陷入泥淖,尤其是大陸又面臨中美貿易戰威脅壓力更形沉重,現在全球化遇阻,原來有些對外供給生產力,現在需要在國內找需求,所以強調內循環。

企業家 習拋風向

最近習近平在會見企業家時,特別拋出內循環的概念,也讓敏感人士嗅到大陸經濟政策的風向球,甚至有人預言,未來將會推出更多內循環計劃,導引工商界挖掘內循環的龐大商機

其實,內循環並不是新鮮詞,早在多年前就有不少經濟學家提到這個概念,例如張五常在2009年發表《鼓勵內供遠勝鼓勵內需——多難登臨錄三之一》時,就已點出內外循環的關鍵點

有人認爲搞內循環是關起門自己玩,其實不然,專家認爲,面對外在環境的逆變,尤其是全球化受阻,原來有些對外供給的生產力,現在需要在國內找需求,所以強調內循環。

海外消費 將顯著迴流

張五常在文章建議,要全力鼓勵民企發展,就是着重於擴大內需,讓民企自行發展,不要有過多的干預,價格由市場決定。這段話的重點就是如何擴大內循環。張五常認爲,讓企業家自主經營,企業家自然會調動高度的市場敏感性,積極調整對內供給;企業內供賺到錢了,內需自然也就上來了,如此,內循環自然就擴大了。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說,未來大陸居民的海外消費將顯著迴流,境外消費每年可能有1兆人民幣左右迴流到國內。同時在加大開放的力度後,對疫情追蹤能力增強和政策持續穩定將提高消費預期,經濟內循環也將逐漸發力

根據分析,消費是上半年大陸經濟抗壓力的一個鮮明體現。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餘虹說,大陸有龐大國內市場,加上政府陸續拋出政策利多支持企業,爲大陸經濟止跌回穩發揮很大的作用。

小靈通 內循環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日前與企業家座談時,重磅拋出內循環經濟的論點,大有定調未來大陸的經濟發展要轉向內循環的方向。所謂內循環,說白一點就是要擴大內需消費,讓大陸的供給與需求形成一個大循環。其實內循環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一直存在,並且始終是遠大於外循環的,而外循環指的是大陸對外出口。推內循環還可以挹注外循環的萎縮,有穩住大陸經濟發展的關鍵作用。(龔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