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十年 | 華夏銀行紮實做好“五篇大文章” 助力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京津冀十年 | 華夏銀行紮實做好“五篇大文章” 助力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地經濟總量達到10.4萬億元,區域整體實力持續提升,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生機勃勃……”十年奮進,砥礪前行,京津冀協同發展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建設“以首都爲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羣”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性目標。作爲北京市屬唯一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華夏銀行認真落實北京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北京的銀行”發展定位,積極踐行國企責任擔當,紮實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主動服務新時代首都高質量發展大局。

構建全鏈條金融服務機制 助力國際科創中心建設

華夏銀行堅守金融本源,強化責任擔當,勇於改革創新,集中資源、精準支持北京重點任務,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關乎“國之大者”,是北京融入新發展格局“五子”聯動的關鍵一子。據瞭解,華夏銀行已經構建了全鏈條金融服務機制,激發創新活力,助力科創中心建設。在總行層面,華夏銀行持續健全科創金融服務體系,成立領導小組,印發《華夏銀行支持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工作方案》,培育北京中關村管理部專營特色,打造“1+16+N”科創金融專營體系。同時,加大與頭部機構對接合作力度,與北京證券交易所、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中關村發展集團實現戰略簽約。

考慮到科創企業具有輕資產且缺乏有效抵押物的特性,華夏銀行持續創新科創金融產品,貼心服務科創企業與科創人才。例如,華夏銀行與北京首都科技發展集團公司合作設立“北京首發展華夏龍盈接力科技投資基金”;創新推出“華夏逐夢·企業+——首都科創企業金融服務包”與“華夏逐夢·引領者——首都科創人才金融服務包”;在北京地區試點“投聯貸”“認股權貸款”產品等。此外,華夏銀行在央行專項再貸款工具基礎上加大FTP傾斜力度,支持科創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截至2023年末,運用專項再貸款工具向北京地區近100戶科創企業累計投放115筆,科技創新貸款超過26億元。

發揮綠色金融服務優勢 擦亮首都高質量發展新底色

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畫卷在京畿大地逐步鋪展開來,綠色成爲首都高質量發展的靚麗底色。作爲北京市屬國有金融機構,華夏銀行積極發揮綠色金融服務優勢,助力首都綠色發展。

從2017年開始,華夏銀行將“推進綠色金融特色業務”納入全行戰略,總行設立綠色金融管理委員會和獨立的綠色金融部門,北京分行同步設立綠色金融部,建立“風險可控、經濟可行、社會責任可言”的綠色金融發展機制。同時,華夏銀行積極落實《北京市碳達峰實施方案》《市屬國企碳達峰行動方案》部署,作爲首家市屬企業制定並上報《華夏銀行碳達峰行動方案》,在做好自身運營碳達峰的基礎上,建立對口服務機制,聚焦城市供熱系統轉型替代、可再生能源、綠色建築等領域,爲北京市屬企業碳達峰提供金融助力。2023年,華夏銀行與北京綠色交易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與北京城市副中心綠色發展研究院簽署了長期合作備忘錄。

作爲國內低碳時代浪潮中的綠色金融先行者,華夏銀行不斷創新綠色金融特色產品和業務模式。在綠色信貸方面,華夏銀行創新推出碳排放權抵質押融資產品,截至2023年12月末,北京地區綠色貸款超285億元;在綠色投資方面,華夏理財積極開展ESG主題投資,推出國內首隻契合綠色低碳轉型經濟活動的資產配置指數——“中證華夏銀行綠色經濟財富指數”;在綠色託管方面,華夏銀行爲全國首單以光伏發電爲基礎資產的REITs項目——中航京能光伏REITs提供資金監管及託管服務。在綠色租賃方面,依託華夏金融租賃有限公司,構建以綠色能源、綠色交通、污染治理、循環經濟爲核心的綠色業務生態矩陣;在綠色消費方面,華夏銀行積極服務低碳出行,大力推廣ETC速通卡,截至2023年12月末,北京地區ETC速通卡簽約客戶近90萬戶。

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 與小微企業共同成長

小微企業連接着千家萬戶,關係民生大事,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華夏銀行堅守金融爲民初心,堅持“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商”戰略定位,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質效,與萬千中小微企業同舟共濟、共同成長。

華夏銀行積極推廣運用普惠金融產品,持續加大與北京市貸款服務中心、續貸中心對接力度,優化作業流程、提升服務效率,擴大對首都小微企業的服務覆蓋面。2023年,華夏銀行通過北京市貸款服務中心當年審覈通過業務超1600筆,審批通過金額近95億元。

北京新發地農產品市場經過35年的建設發展,現已成爲亞洲最大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是首都人民名副其實的“菜籃子”、“果盤子”。2013年5月起華夏銀行與北京新發地市場小微企業開展貸款合作。2023年3月2日,華夏銀行北京分行與新發地市場就市場商戶金融服務領域簽訂了長期戰略合作協議。華夏銀行深入研究新發地市場情況、全面掌握市場商戶的經營特點、資金流向、金融需求,通過轉變服務模式、作業模式、組織推動模式,不斷的創新工具,爲市場商戶打造了數字普惠專屬產品——菜籃子保供貸,以科技賦能普惠小微企業。該產品根據商戶實際需求設計,可以提供單戶最高3000萬元,最小不足1000元的小額信用貸款,實現對市場內主流客戶全覆蓋。截止目前,菜籃子保供貸產品服務客戶達1000戶,授信金額超10億元。

同時,華夏銀行積極推廣“無還本續貸”產品,解決小微企業“倒貸”問題。2023年,華夏銀行在北京地區累計發放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產品超57億元,有效緩解了企業“先還後貸”壓力。

積極發展養老金融 服務首都民生髮展

近年來,華夏銀行積極加大養老領域投入,構建多元銀髮經濟場景生態圈,持續探索金融服務創新,爲便利首都銀髮客羣、推動養老金融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在做好個人養老金融服務方面,華夏銀行總行設立個人養老金融專業部室,發佈針對養老客羣的“頤養伴”專屬資產配置服務。同時,強化業務辦理渠道建設,提高客戶辦理個人養老金業務的便利性。

在做好養老產業金融服務方面,華夏銀行總行設立養老產業金融專業部室,統籌全行養老產業金融業務開展。圍繞養老產業鏈,積極推廣“華夏頤養”養老金融產品,爲養老產業相關企業提供融資、上市、併購、重組等金融服務,推動企業轉型發展。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老齡化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華夏銀行積極參與北京長護險試點建設。作爲北京市長護險業務試點獨家代理銀行,華夏銀行每年爲石景山區近50萬參保人提供長護險收繳、發放及退費等服務,佔試點區域常住人口近80%,年資金結算規模達8000萬元。

2023年11月,北京市印發《關於完善北京市養老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據瞭解,目前,華夏銀行正在探討實施具備金融服務功能的智慧居家養老服務模式,並計劃在北京地區儘快推出相關服務。

打造數字金融服務優勢 支持首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華夏銀行聚焦打造一流智慧生態銀行的戰略目標,堅持移動化、智能化、平臺化、開放化的轉型方向,以端到端客戶旅程重塑爲主線,以數據驅動、開放生態、敏捷創新和中臺能力爲支撐,制定並實施數字科技轉型行動方案,着力推動業務數字化轉型,以敏捷的數字化金融服務優勢,支持首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華夏銀行積極參與首都重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加入北京市“長安鏈生態聯盟”,與北京微芯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研究院開展戰略合作,參與了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數據要素試點工作。

同時,華夏銀行着力推動數字賦能產業。通過積累數字資產、挖掘數據價值、創設數字信用、形成數字擔保,大力推進基於業務技術、數字技術、科技技術的產業數字金融服務體系創新。

此外,華夏銀行積極推動數字賦能城市。投產“北京醫保移動支付項目”,爲北京醫保定點機構提供商戶入網和資金結算服務,支持北京醫保APP7×24小時線上支付。作爲合作銀行之一,華夏銀行迅速參與北京民生一卡通項目,積極助力第三代社保卡的更新換代。

華夏銀行亦在主動推進數字賦能生活,推動數字人民幣全場景應用。值得一提的是,華夏銀行的數字人民幣北京冬奧會票務支付項目入選北京市金融科技支持資金示範應用場景。

金融的第一要務就是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作爲北京市屬國有金融機構,華夏銀行胸懷“國之大者”,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堅持“首善標準”,充分發揮首都金融“排頭兵”作用,持之以恆紮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爲開創首都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不斷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