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賢棟:做好暫緩上市善後工作 全面落實監管要求
(原標題:電報|暫緩上市後首次發聲!井賢棟:做好暫緩上市善後工作 全面落實監管要求)
財聯社12月15日訊,今日2020第四屆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在京舉行。會上,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表示,螞蟻一個多月來在監管的指導下,全力做好暫緩上市的善後工作,對照監管部門的新要求,認真進行全面的自審,並積極配合監管,進一步落實監管要求。
井賢棟稱,螞蟻集團深刻認識到,維護金融安全、防範金融風險是金融領域一切創新和發展的前提,螞蟻服務着衆多的消費者和小微企業,在維護金融安全、防範金融風險上,更應該提高安全水位,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規範要求自己。
未來5年,螞蟻將繼續攜手金融機構,通過技術創新提升效率,進一步降低金融服務成本,做到既普又惠、更普更惠。同時,將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特別是聚焦核心領域的研發和應用、加大技術全面開放力度,助力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財聯社記者 姜樊)
相關閱讀:
有太多工作要做,傳螞蟻集團IPO可能推遲至2022年
據知情人士透露,隨着中國全面修訂金融科技行業的相關規定,螞蟻集團明年重啓IPO的可能性看起來越來越渺茫。
知情人士表示,螞蟻集團仍處於改進的早期階段,監管機構要求其在諸多領域遵守新的指導方針。由於有太多工作要做,而且許多規則尚未闡明,螞蟻集團明年上市的可能性正在變小,很可能推遲到2022年。
對包括華平(Warburg Pincus)在內的早期投資者來說,螞蟻集團上市時間再推遲一年或更長時間將是一次重挫,這些投資者原本指望從350億美元的IPO中獲得豐厚回報。
此外,這也將對阿里巴巴造成潛在打擊,它持有螞蟻集團1/3的股份。螞蟻集團上市計劃被暫停後,該公司股價暴跌。
螞蟻集團重啓IPO面臨的巨大挑戰,源於與負責監管金融服務和證券行業的監管機構官員的討論。他們強調,目前的當務之急是確保螞蟻集團適應不斷變化的監管環境。
兩名知情人士表示,中國已經成立了聯合工作組來監督螞蟻集團。除了與該集團保持定期聯繫,工作組還負責收集數據和其他材料,研究其重組,並起草金融科技行業的其他規則。
根據11月初發布的小額貸款機構規則草案,螞蟻集團將需要補充資本金。據估計,這可能意味着該公司需要大約120億美元才能符合要求。
螞蟻集團需要向銀監會申請兩個小額貸款平臺的新牌照。但知情人士稱,銀保監會將限制允許在全國範圍內運營的平臺數量,不太可能批准螞蟻集團的兩個牌照。
螞蟻集團還需要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單獨的金融控股公司牌照,因爲它的業務橫跨兩個以上的金融部門。知情人士表示,監管機構尚未對螞蟻集團給出明確而具體的指導,但已告知該公司,其需要遵守現行法規,並在金融控股公司的框架下運營。
知情人士還稱,螞蟻集團正在等待小額貸款規則的最終版本出臺,預計政府未來幾個月將出臺更多針對金融科技行業的監管規定,比如財富管理方面的監管。在此過程中,上市不再是當務之急。
此前,在被問及螞蟻集團IPO計劃是否會繼續進行時,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這取決於政府如何重構金融技術監管框架,以及企業如何應對不斷變化的監管環境。而原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則表示,不管是傳統的金融業態,還是像螞蟻金服這樣的金融業態,都應該遵循金融業的一些基本規律。
對於螞蟻集團來說,理解並駕馭複雜的規則是其當前面臨的最大障礙。螞蟻集團原定於香港和上海兩地上市的計劃不久前被叫停。備受期待的IPO引發了投資狂潮,需求飆升將其估值推高至2.1萬億元人民幣。
在各方沒有就任何可行計劃達成一致的情況下,螞蟻集團在重啓IPO方面將面臨更長時間的延遲,甚至可能比許多分析師預計的期限還要長。如果螞蟻集團未能在明年10月份IPO申請到期前完成股票發行,它將不得不在上海再次申請上市程序,並尋求新的批准。
包括晨星公司在內的分析師已經將螞蟻集團的估值下調了一半,華平、銀湖管理公司和淡馬錫等早期投資者的潛在回報也受到影響。上市規模縮減也將意味着,花旗集團和中金公司等投資銀行的手續費降低,這些投行原本指望通過IPO獲得更多回報。(小小)
文|AI財經社 方璐
編輯|孫明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被上交所暫緩上市後,螞蟻旗下網絡小貸公司合計200億的ABS融資項目卻意外獲批,螞蟻之前備受詬病的融資模式重新啓動。
在此前螞蟻集團IPO暫緩及網絡小貸新規呼之欲出雙重背景下,螞蟻此次鉅額ABS發行引發市場高度關注。這究竟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ABS控風險重在“度”
11月24日,上交所公司債券項目信息平臺披露信息顯示,擬發行規模爲100億元的“國泰君安借唄第4-12期消費貸款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的項目狀態已經更新爲“通過”,更新時間爲11月23日,項目受理時間爲11月6日。該項目原始受益人爲重慶市螞蟻商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與此同時,擬發行規模同樣爲100億元的“中信證券花唄一至十期授信付款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亦於11月20日“通過”,該項目原始受益人爲重慶市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受理時間爲11月3日。
ABS融資模式是以項目所屬的資產爲支撐的證券化融資方式,即以項目所擁有的資產爲基礎,以項目資產可以帶來的預期收益爲保證,通過在資本市場發行債券來募集資金的一種項目融資方式。
業內人士分析,監管層放行螞蟻ABS,是對ABS這種融資方式“無罪”的認可,問題的關鍵是將這種融資方式的“度”控制在一定範圍內。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AI財經社分析,ABS從風險角度看,如果過度實施槓桿或過度衍生,可能導致整個金融鏈條拉得過長,導致風險在不斷拉長的鏈條中被不斷放大,如此一來,可能會成爲整個金融系統裡不定時的炸彈。從積極意義上分析,適當地開展金融資產證券化有利於盤活存量的資產,能夠提升資金、資本的週轉率,因此,融資中重點在一個“度”字。
沈萌進一步分析稱,當初去創設ABS這種金融產品,也是看中了其能活躍金融資產、金融交易的功能,但只不過後期被過度濫用,導致風險通過鏈條被不斷轉換、放大,加之監管缺失,沒有對其進行有效跟蹤,導致出現金融動盪現象。但如果能在前期將監管的制度建立起來,把預警系統搭建起來,那麼這種金融產品將有利於金融行業的發展,能爲實體經濟提供更多的服務。
此次螞蟻200億ABS鉅額融資順利放行,反映出目前監管部門對螞蟻網貸業務持怎樣態度?沈萌說:“網貸新規徵求意見稿的出臺以及螞蟻IPO暫停,大家感覺是要置螞蟻於死地,其實從整個態勢看,(監管部門)更多舉措還是爲了規範這項業務,將整個網貸業務的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的範圍內,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並非將該業務一棒子打死,因爲該網貸業務確實也有刺激消費的作用。上交所此次批准螞蟻ABS項目,不是爲了替螞蟻站臺,只是(允許)螞蟻在符合監管規定的條件下去開展自己的業務。”
沈萌進一步表示,網絡小貸新規徵求意見稿並未講網絡小貸業務違法違規,亦沒有說利用ABS放大槓桿的模式違法違規,因此,對於螞蟻要發ABS一事,只要符合相關要求就可以通過。“雖然此時發ABS風聲較緊,畢竟(意見稿)沒有正式出臺,因此無可厚非。”此外,螞蟻此時發行ABS或由於資金置換不得不發,盤子規模龐大的情況下,有時會出現前一筆到期,需發新的置換前面一筆的需求。
據澎湃新聞報道,除上述獲得通過的ABS項目,螞蟻集團旗下的上述兩家網絡小貸公司,還有三個總計260億的ABS項目已經被上交所受理,分別是11月24日剛剛更新的“天弘創新花唄第8-15期消費授信融資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擬發行規模爲80億元;11月20日更新爲已受理的“中信證券借唄五至十四期消費貸款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擬發行規模爲100億元;11月10日受理的“財通資管花唄授信付款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擬發行規模爲80億元。重慶市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和重慶市螞蟻商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是螞蟻集團旗下從事“花唄”和“借唄”業務的網絡小貸公司,截至2020年6月末,二者的註冊資金分別爲120億元和40億元。
螞蟻上市有無時間表?
11月3日晚間,上交所公告稱,暫緩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隨後,螞蟻集團(688688.SH、6688.HK)在港交所發佈公告,同時進行的H股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亦暫緩。
上交所在《關於暫緩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的決定中》提及爲何暫緩其上市原因時指出,近日,發生你公司實際控制人及董事長、總經理被有關部門聯合進行監管約談,你公司也報告所處的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該重大事項可能導致你公司不符合發行上市條件或者信息披露需求。
11月2日晚,證監會發布消息稱,當天,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同日,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就《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該意見監管範圍涉及“花唄”“借唄”這螞蟻兩款核心貸款產品。
馬雲被約談的狀況並不常見,螞蟻上市被按下暫停鍵與10月底金融委員召開專題會議明確指出的一項政策有關,會議指出,要加強監管,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有效防範風險。
分析人士認爲,之所以要加強監管,與放開金融網貸試水後,一些互聯網公司渾水摸魚有關。這些公司利用旗下網絡小貸牌照,借發行ABS、助貸或聯合貸款等方式規避槓桿限制,有可能造成極大風險。據《金融時報》報道,大型互聯網企業開展金融業務可能帶來市場壟斷、監管套利、數據安全和保護、信息技術監管有效性以及更易觸發系統性風險等一系列問題。
11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CEO張勇對外表示,認爲監管部門的政策“非常及時和必要”。對於螞蟻上市的時間表,有說法認爲“至少延後6個月”。對此,沈萌認爲,網絡小貸新規何時正式出臺很難確定,不確定的情況下,對螞蟻業務的模式、利潤等都可能產生不確定性。簡言之,“如果這些規定不出臺,螞蟻就上不了市”。
今年11月,中國銀保監會同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向全社會徵求意見。該文件旨在規範小額貸款公司網絡小額貸款業務,防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風險,保障小額貸款公司及客戶的合法權益,促進網絡小額貸款業務規範健康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底,中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7227家。其中,覈批經營可以開展網絡小貸業務的有249家。網絡小貸管理辦法正式推出後,預計這249家公司將面臨洗牌。
目前對於網貸公司ABS無限循環、總槓桿不受控的融資模式,在沈萌看來,仍舊缺乏監管。他對AI財經社分析稱,對於螞蟻而言,其最大風險在於槓桿過大、市值規模過大以及其許多業務(包括聯合貸款)“均不處於監管雷達之內”。對於如此龐大的金融衍生業務卻無監管雷達,那麼“守住底線,不發生金融系統性風險就成了一句空話”。
螞蟻上市難度有多大?沈萌表示,十多年前美國發生的次貸危機,正是因爲金融衍生品處灰色地帶導致前期未及時發現風險跡象,以至於風險累積到整個社會無法承擔的規模。因此,“如果監管的法規沒有適時搭建完整的話,像螞蟻做這樣的業務以及如此大的規模,公司想登陸資本市場很難”。
本文由《財經天下》週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曾有望問鼎全球最大規模IPO的螞蟻集團(688688.SH),其上市之路陡生變故。隨之而來的是,高達2.1萬億元的財富盛宴被畫上了休止符。
2020年秋,螞蟻集團先是以驚人的速度推進IPO進程,拿到科創板上市的令牌,估值高達2.1萬億元;然後在11月5日上市前夜,風口突變,IPO戛然而止。
火速上會和一夜叫停的強烈對比,令這家獨角獸企業迅速站上風口浪尖。
“螞蟻集團年盈利超20億美元,看起來並不缺錢。之所以今年選擇上市融資,背後其中一個因素可能是受到投資股東的推動。”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告訴《財經》記者。
“那些着急(推動螞蟻集團上市)的,可能有些人是放槓桿進去的,不上市無法變現,還要還利息。”一位業內觀察人士亦對《財經》記者稱,“這些人真的變螞蟻了,不過是在熱鍋上。”
一位金融領域專業人士則對《財經》記者表示,投資股東在背後推動上市可能是次要因素,螞蟻集團今年快速IPO,其中一大主要原因可能是源自於國內資本市場對外展示註冊制的一種需求,即不僅海外市場可以讓大型創新型獨角獸上市,國內資本市場也具備這種條件。
而螞蟻集團IPO被暫停,除了監管層出臺的網貸新規將對公司業務和估值產生重要影響外,有業內人士認爲,這背後可能也涉及到螞蟻集團股東和各方的博弈、螞蟻集團龐大股東羣中存在的穿透霧等。
“拆解螞蟻集團的原始股東,堪稱豪華,主要可分爲三類:第一類是阿里系和他們的“親朋好友”;第二類是國內具備很強實力的投資機構;第三類則是一些頂級海外投資機構,如新加坡投資公司、馬來西亞國庫控股、淡馬錫等。”張孝榮稱:“這些機構的投資手筆,動輒上億。”
此外,“螞蟻集團股東背景較爲複雜,其龐大的股東羣背後的最終穿透問題,並不明晰。”前述金融領域的專業人士表示。
對此,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也曾指出,“金融市場能夠有效運轉的基礎條件,首先要求信息對稱,但投資者跟融資者天然就是信息不對稱。因此,需要通過健全法律法規等,讓信息變得透明。”
劉鋒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螞蟻集團是一傢俱備創新能力的好公司,支付寶提供的貸款模式惠及了更多人。但與此同時,它的網貸業務風險也確實需要防範。目前監管層出臺的網貸新規正是爲了防範網貸行業爆發大的金融風險。”
原始股東財富兌現遇阻之際,參與螞蟻集團戰略配售基金認購的大批投資者們,則在糾結是否在有效期內贖回資金。有部分投資者表示將堅決贖回,還有一些投資者則意識到,戰略配售基金賺不賺錢取決於基金中90%的資金如何投資,而不是擬投資螞蟻集團進行戰配的10%。
IPO被叫停後,螞蟻集團短期內重啓IPO的概率變小,原始股東的退出也被延後。《財經》記者採訪的多位金融領域人士均表示,短期來看,螞蟻集團重啓上市比較難,目前還難以判斷其需要多久才能重啓IPO。
日前,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對外表示,螞蟻集團何時上市,取決於政府如何重組對於金融科技企業的監管框架,也同樣取決於企業如何應對監管環境的變化。
一位證券行業資深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如果是價值投資者,是不用擔心螞蟻集團何時上市的。
2.1萬億財富盛宴前奏:股東陣容豪華
2012年3月,彭蕾被任命爲阿里小微金服CEO。2014年10月,這家公司被命名爲“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彼時,阿里集團旗下的這隻“小螞蟻”正式登臺亮相。
六年後,這隻“小螞蟻”成長爲一頭“大象”——估值達2000億美元的螞蟻集團。
2020年7月20日,螞蟻集團正式宣佈,啓動在上交所科創板和港交所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
此後,其上市進程快速推進。8月25日上交所受理其IPO申請,至9月18日,螞蟻集團首發上會且成功過會。從提交IPO申請到成功過會,螞蟻集團僅用時25天,其衝刺科創板IPO的速度創下歷史紀錄。
2020年10月26日晚間,螞蟻集團公佈定價,A股發行價確定爲每股68.8元,香港發行價格確定爲每股80.00港元,這意味,其總市值高達2.1萬億元。
2.1萬億元的市值是何概念?
以A股市場爲例,螞蟻集團公佈定價時,A股市場總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爲貴州茅臺(600519.SH),其總市值爲2.06萬億元。這意味着,如能成功上市,螞蟻集團有望超越貴州茅臺,一躍成爲A股市值第一股。
其快速成長之路,從其幾年間的估值變化可見一斑。2015年,螞蟻集團A輪融資時,其投後估值約爲2600億元。僅僅時隔五年,其估值幾乎躍升爲此前的8倍,達到2.1萬億元。
與很多科技企業持續燒錢、上市時仍在虧損不同,螞蟻集團已實現連續盈利且年盈利規模達上百億元。螞蟻集團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螞蟻集團分別實現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69.51億元、6.67億元和169.57億元,2018年和2019年的淨利潤同比增長率分別爲-90.40%和2442.06%。
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2020年,其前三季度業績更爲驚人:螞蟻集團今年1月-9月實現營業收入1181.91億元,同比增長42.56%,主要來自數字金融科技平臺收入的增長;實現毛利潤695.49億元,同比增長74.28%;整體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48.13%增長至58.84%。
儘管螞蟻集團火速過會並創下全球最大IPO募資紀錄且盈利能力不一般,但在劉鋒看來,其選擇的上市時機並不是一個好時機。因爲趕上了美國大選、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地方上正在爆發的一些債務危機。
《財經》記者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爲,螞蟻集團之所以選擇今年衝刺IPO,可能受到背後原始股東的推動。
至於股東急於在今年變現的原因,張孝榮認爲可能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國內對美元外流的限制,使得螞蟻集團的一些外資股東希望儘早變現;二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股東對於未來經濟的發展預期較爲悲觀,希望在經濟寒冬來臨之前,先落袋爲安;三是出於對中美關係的擔憂。此前,外媒曾報道稱,特朗普治下的美國政府曾考慮將螞蟻集團列入貿易黑名單。如果這一措施落地,將會影響螞蟻集團上市時的估值。
提及螞蟻集團上市前的原始股東,其陣容堪稱豪華,既有全國社保基金、中郵集團等“國家隊”,也有中國人壽、新華人壽等保險資金,還有劉永好、史玉柱、王中軍等商界大佬,更有多家股東尚未穿透到底層的私募基金。
“螞蟻集團的股東中,可能還隱藏着更多鮮爲人知的大佬。”前述金融領域的專業人士對《財經》記者稱:“比如一些私募基金,其股權穿透是比較難的。”
根據螞蟻集團披露的招股書,其持股較爲集中,前十大股東合計持有93.36%的股份。
其中,杭州阿里巴巴網絡科技公司持股32.64%,爲第一大股東。阿里系高管及內部員工持股平臺杭州君瀚股權投資企業(下稱“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股權投資企業(下稱“杭州君澳”),分別持股29.8%和20.65%,爲公司第二和第三大股東。由此可見,阿里巴巴及阿里系成員持有螞蟻集團大約83%的股權。除此之外,前十大股東中還有全國社保基金、中國人壽、置付(上海)投資中心等。
據《財經》記者此前瞭解,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目前的股權是過渡結構,最終會過渡成全體員工包括管理層持股40%,包括阿里在內的戰略投資者持股60%。
目前,馬雲爲螞蟻集團的實際控制人。螞蟻集團在回覆上交所問詢函時曾披露道,馬雲通過杭州雲鉑控制的杭州君瀚及杭州君澳間接控制公司50.5%的股份,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根據相關章程及協議,在杭州雲鉑股東會相關決議事項上,井賢棟、胡曉明及蔣芳爲馬雲的一致行動人。
此前業界預計,螞蟻集團的上市將帶來新一輪造富運動,一大批千萬乃至億萬富翁將由此誕生。馬雲、螞蟻集團衆高管以及公司持股員工均將從中受益。
除公司高管以及員工持股外,歷經多輪融資,螞蟻集團背後還有一大批投資人的身影。除了前文提及的社保基金、中國人壽等,還包括中投公司、中金甲子、國開金融、建信信託等。在2018年的融資中,螞蟻集團還吸引了大批海外資金進駐,如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淡馬錫、泛大西洋資本集團、凱雷投資集團等。
相對這些早期進入螞蟻集團股東羣的投資人,在螞蟻集團正式開啓申購時,一大批機構和投資者們也爭相搶購其新發股份。僅在A股市場,其新股申購資金規模就高達19萬億元,超額認購倍數超過800倍,最終中籤率僅0.1267%。
然而,11月5日的既定上市日,螞蟻的股東們卻未能等來上市鐘聲。隨着11月3日晚間,上交所宣佈暫緩螞蟻集團在科創板上市,隨後螞蟻集團在港交所公告,暫緩H股上市,這場財富盛宴被畫上了休止符。
戰略配售基金:從火熱銷售到B類退出
螞蟻集團IPO衍生出的另一臺大戲,就是五隻創新未來戰略配售基金。“一元錢就可以做螞蟻股東”,“明星經理管理”……稀缺題材+明星基金經理+全方位宣傳,共同成就了這場基金圈盛事,也成了公募基金難得的“破圈”機會。
從申報、審批到發行,五隻基金的速度可謂“閃電”:9月10日,華夏、易方達、鵬華、匯添富、中歐五家基金公司一齊上報“創新未來”主題基金,引發市場關注。僅僅一週多的時間,五隻基金便正式獲批。
9月22日深夜,五家公司一同發佈招募說明書。與此同時,螞蟻集團招股說明書註冊稿官宣,五隻基金將與此前成立的戰略配售基金一同參與螞蟻集團戰略配售。
接下來的幾天,基金廣告在各大城市的地鐵、公交車站、樓宇電梯間輪番播放。“到處都能看到廣告,感覺像提前過了‘雙11’。”一位投資者回憶道。
9月25日凌晨,五隻基金開售。一組極具電商色彩的銷售數據是:“2分鐘時間就賣出10億元。僅1小時,5只基金賣出102億元。”排在首位的易方達創新未來率先達到120億元銷售限額,提前結束髮行,“一日售罄”。
時值國慶,發行宣傳橫跨整個假期。五隻螞蟻戰略配售基金在支付寶開設了118場直播爲新發基金路演,累計觀看超7000萬人次,假期內也輪番上陣爲投資人答疑。華夏基金國慶8天連播,每天直播4小時,匯添富基金則在9月25日連續直播11個小時,基金經理還親自做客直播間,創下單場最長理財直播紀錄。
10月8日晚間,五隻創新未來基金全部募集結束。相關數據統計稱,5只基金累計超千萬人認購,相當於每秒鐘有8個人購買。按照600億元的總規模,基金人均投入僅6000元,成爲史上最普惠的新發基金。
11月3日,上交所決定暫緩螞蟻集團上市。消息一出,越來越多的基金投資者提出退款要求。
大多數基金投資者都是衝着螞蟻來的。“不買螞蟻股票,這個產品就失去了核心價值,產品已經變質,就該退貨。”有投資者如此表態。
實際上,部分投資者所理解的“核心價值”,並非基金真正的“核心價值”。從投資組合比例來看,參與螞蟻戰配的部分只佔10%,剩下的90%投向何方,纔是真正決定基金表現的關鍵因素。並且,這批基金是股票投資不低於60%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因此,它們本質上是一款打着螞蟻戰略配售旗號的高風險產品。
業內人士評價,回看螞蟻集團和五隻基金的前宣,打上“參與螞蟻戰配”的標籤卻只佔實際組合的10%,相當於用螞蟻IPO一事給投資者的預期加槓桿。用10%的倉位撬動了一場全民高風險投資盛宴,也埋下了預期落空後的隱患。
投資者的預期有多高,失落就有多大。據《財經》記者對相關基金投資者羣體的抽樣調查(樣本數量超過100人),超過70%的基民認爲應該退錢,約有兩成基民認爲至少應該打開申購贖回。
證監會在11月5日晚間對此表態,隨後易方達、鵬華、中歐、匯添富、華夏五家基金公司統一公告了優化方案:申請在交易所上市,方便投資者在場內進行賣出。
對於上市轉讓的方案,投資人很難滿意。市場人士認爲,轉託管的業務陌生且複雜,對新進場的基金投資者來說難度太大,且上市之後大概率折價。也有公募人士表示,目前只能算一個折中方案,未來是否開放贖回還是未知數。
11月10日深夜,五家公司陸續發佈公告,推出新方案。新方案增設B類份額,投資者可以按基金份額淨值退出。與此同時,五隻創新未來基金仍按11月5日的聲明,申請份額上市交易。
至此,投資者的退出訴求得到解決,關於創新未來基金的爭議暫告一段落。
從後視鏡裡看創新未來基金,褪去的不僅是參與螞蟻戰略配售的光環,更經歷了一場“加槓桿”的瘋狂和“去槓桿”的陣痛。
放下參與螞蟻戰配的預期後,投資者們開始重新審視五隻基金。是去是留,意見開始分化。《財經》記者瞭解到,一些投資者表示將堅決贖回,“相信基金經理的話不如直接買開放式基金,沒必要封閉一年半”。還有的想套利,“贖回後再買回來,還能賺差價(因爲二級市場大概率折價)。”更多人開始意識到,賺不賺錢取決於90%,而不是那10%的宣傳由頭。
目前五隻基金均已開始建倉。“由於11月23日-12月22日期間有一個月的退出選擇期,爲了應對贖回壓力,應該會對倉位進行一定的控制。”一位基金從業人士分析道。
暫停上市背後:各方財富暫落空
在被暫停上市後,市場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是,螞蟻集團還能上市嗎?螞蟻集團的股東們還有沒有在資本市場上變現的機會?
多位受訪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螞蟻集團IPO和暫停上市背後,是股東和各方牽涉者之間的一場大博弈。
《財經》記者採訪的多位金融領域人士均表示,短期來看,螞蟻集團重啓上市比較難,目前還難以判斷其需要多久才能重啓IPO。
關於螞蟻集團龐大股東羣的穿透問題,可能也會成爲其未來符合上市條件時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前述金融領域的專業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其最終股權穿透圖可能不會公之於衆,但是監管層需要掌握這些信息。”其進一步表示,依照目前的技術手段,股權穿透雖然複雜,但並非不可實施。從海外成熟市場經驗來看,股權穿透都是比較明晰的,而在我們國家,還有很多路要走。在其看來,近年來,公司上市後大批的減持變現,是影響公司難以做大做強、中國資本市場難以成長的原因之一。
隨着2.1萬億市值的龐大IPO項目被叫停,螞蟻集團原始股東和員工們預期可實現的財富夢想,暫時擱淺。
根據螞蟻集團公開資料,2015年- 2018年間,公司進行了多次融資。
A輪融資發生於2015年6月至8月期間,當時,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上海衆付股權投資管理中心、北京中郵投資中心、中國人壽、中國太平洋人壽、新華人壽、春華資本等12家投資者參與了螞蟻集團的融資,這些股東合計出資192億元。此次融資完成後,公司投後估值約爲2600億元。
2016年5月,螞蟻集團進行了B輪融資。彼時,置付(上海)投資中心、中國人壽、上海麒鴻投資中心、中金甲子等16家投資者參與了該輪融資,其合計出資291億元。此次融資完成後,螞蟻投後估值約爲3900億元。
2018年,螞蟻集團在境內外進行了兩輪融資。在境外,螞蟻國際引入了包括淡馬錫在內的45家境外投資機構,螞蟻國際向這些機構合計發行了18.38億股,交易對價爲103億美元。在境內,其向北京創新成長企業管理公司、中國太平洋人壽、中國人壽、北京千舜投資公司等融資218億元,投後估值升至9600億元,摺合約1500億美元。
按照A輪投資者的投入資金和螞蟻集團最終估值測算,如螞蟻集團此番能順利上市,A輪投資者五年投資收益有望達到10倍,從192億元漲至1920億元。
對於那些期望依靠股權激勵獲得資產增值的員工而言,數百萬財富也暫時化爲泡影。
在招股書中,螞蟻集團曾計劃對員工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其中,擬在上市後通過增發或回購等形式,以不超過9.14億股股份用於未來約4年的員工激勵,其中A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使用不超過8.22億股,上市後H股激勵計劃使用不超過0.92億股。與此同時,A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還將額外包括杭州君瀚名下的不超過3.96億股股票。
按照螞蟻集團A股68.8元/股和H股80港元/股的發行價計算,這些擬激勵股權的市值有望達到900億元。
假設這部分股權全部授予螞蟻集團當前1.66萬名員工,則每人可分得540萬元。那些持股數量較多的高管們,損失則遠高於這一平均數字。
在上市前夜,最後一輪接盤的投資者們,可能是螞蟻集團股東中失望最小的一羣人。
11月3日晚,螞蟻集團被暫緩上市後,投資者認購的資金退款問題也被提上日程。
次日,螞蟻集團公告,香港公開發售的申請股款(連同1.0%經紀佣金,0.0027%香港證監會交易徵費以及0.005%香港聯交所交易費)將不計利息分兩批退回。
11月5日晚間,螞蟻集團發佈公告稱,發行人及聯席主承銷商將按照投資者繳納的新股認購資金及相應的新股配售經紀佣金(如有)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返還投資者。發行人及聯席主承銷商將於2020年11月6日啓動退款程序,相關資金於2020年11月9日退回。投資者認購的股份將於2020年11月6日註銷。
中籤的投資者對此反應不一,有投資者表示,打新螞蟻集團,中一簽繳款3.44萬元,預期上市後可以翻倍,這一預期和如今的退款相比落差有點大。但也有投資者比較慶幸:螞蟻集團在遭遇監管之後,上市股價表現可能不如預期,如果上市後破發,損失會更大。
至於原始股東們的退出問題,一位證券行業資深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如果是價值投資者,是不用擔心螞蟻集團何時上市的。有一個估值方法就是,如果公司不能上市,你買不買?如果不買,那麼這就不是價值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