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西南旅遊市場現狀 2019CITE會議圓滿結束

近日,由CEMS和國內專注於新旅遊業態的權威媒體聞旅共同舉辦的“從適合到契合”——2019CITE會議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順利舉辦。

本屆2019CITE會議包括九大版塊的內容:大數據目的地、旅遊科技、在線旅遊、定製旅遊、旅行商、研學酒店與5G。

衆所周知,西南旅遊市場一直是國內口碑很好的旅遊地區,特別是近幾年,西南五省區市的旅遊熱度大幅增長,自駕、古鎮、美食等亦成爲西南地區最受遊客關注的關鍵詞。而隨着遊客羣體、出行方式、流量變化、政策支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對於西南旅遊的從業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時代在迭代,無論是從圖文到短視頻再到直播電商,其本質上都是內容的承載形式更迭,內容的濃度越高,意味着可以吸引更多的流量。遊客行爲和市場主體的變化,這些都需要旅遊企業快速響應,如何精準找到客戶,研發出更受遊客青睞的產品以及如何爲客戶提供差異化的服務,這些也將成爲旅遊從業者日常反思的問題。

作爲西南市場的行業盛會,2019CITE邀請各路玩家、大家齊聚一堂,通過主題演講、座談、研討等形式分析中國旅遊市場以及西南市場的最新動態,盤點西南旅遊市場變革以及內容和商業的優秀案例,拆解可以複用的方法論,希望以此助力西南旅遊業者開拓思路,探索行業發展新趨勢。

易觀國際分析羣組總經理&資深分析師孫夢子在會議開場與聞旅共同發佈西南旅遊市場報告——數動營銷·解析泛旅行時代的“種草密碼”》。在孫夢子看來,互聯網下半場,流量結構、營銷結構等發生變化,用戶正向視頻等內容領域遷移,內容能量密度成爲致勝關鍵,隨着用戶圈層化明顯,精細化分層營銷成爲必然。這些都對旅遊企業提出了新的挑戰,包括如何應用短視頻營銷、如何進行圈層細分化運營以及線上企業與線下企業如何尋求創新融合。

途牛旅遊網副總裁高建則分享了自己多年來爲B端分銷商賦能的經驗和心得,作爲途牛旅遊網唯一授權的同業分銷旅遊產品的b2b交易平臺,笛風雲不僅爲同行提供技術驅動,還有云收客等多樣化功能。

萬衆國旅CMO楊劍從營銷的角度指出了目前批發商面臨的大環境變化:第一,去中間化的浪潮,互聯網正在打破信息不對稱;第二,旅遊經營思維的變化,從資源導向型變成服務導向型;第三,旅遊形態的改變,自由行與定製遊的佔比在上升;針對這些變化,楊劍指出批發商要做出五“新”改變,即新思維,新服務,新產品,新營銷,新培訓。

華程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公司執行總經理尹陸通過國內外旅遊的對比以及從旅遊體驗的多重層次結構闡述了《部分國內遊比出境遊貴背後,旅行社如何打好體驗這張牌?》這個主題,並針對性地分享瞭如何在產品設計中植入體驗以及表達了旅遊應該是製造快樂的行業。

行裝市場總監李濤從國內與海外戶外旅行的對比分析,認爲戶外旅行在中國大有可爲,作爲中國領先的俱樂部活動發佈系統,他系統性地講解了行裝如何爲俱樂部搭建私域流量的全攻略

成都和天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裁尹小娟則從即將落地的成都第二機場發現了新機遇,作爲成都本土化的旅行社,尹小娟認爲面對新機場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旅行社更應該重視“定位”——行業定位、客戶定位、產品定位;“聚焦”、“堅持”三大原則。

成都樂藝旅行總經理王丹從定製旅遊的利與弊以及最初創業到現在的一些認識論證出定製旅行的真正價值,她指出定製旅行的價值是專業的旅行策劃+管家式服務,這樣的旅行是不可複製的。

馬蜂窩目的地營銷中心西南區域負責人魏欣分享了在自由行時代,馬蜂窩是如何順勢而爲爲旅遊目的地賦能——通過調整人羣結構,增加旅遊收益,最後要促進信息傳播度。此外,她指出不僅旅行方式變得生活化、人羣結構也變得圈層化,因此文化體驗能夠爲旅行注入更多新動能。

都江堰御庭旅遊項目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偉玲認爲傳統旅遊目前旅遊產品單一、基本設施不夠完善、破壞生態環境和缺乏專業的運營人才。她認爲建立特色旅遊IP項目,需要以“旅遊+模式”的跨界創新,並且要有清晰的定位。以都江堰安緹縵生態旅遊度假區狐巴巴星球爲例,它不僅有生態旅遊+完善的硬件,還有完善的軟件課程體系和20年高端酒店運營體系+專業人才服務。

無二之旅聯合創始人蔡韻現場,探討了下沉市場是座大金礦,但如何開挖是個技術活兒。蔡韻指出旅行行業的下沉是趨勢,要通過發現下沉市場年輕人的痛點、差異化定位、精準營銷、持續有調性的品牌輸出,通過標準化、精細化流程管理以及輔以科技手段,保證產品定位和服務品質。

中國聯通集團文旅行業經理白潔基於大數據,給出了文旅企業與5G合作的優勢:旅遊產業檢測與應急能力顯著提升;智慧化;產業資源逐步整合,遊客服務進一步升級,她指出智慧文旅的下一個里程碑需要5G的引領。

重慶同盛假期國際旅行社澳洲部經理汪莉憑藉多年的從業經歷,講述了千禧一代體驗至上,自由行如何與跟團遊分庭抗禮,多年澳洲產品打造的經驗,讓她不僅對產品有信心,而且對於目的地的熟知程度也讓現場的聽衆驚歎。

瑞典北歐中國旅行社創始人唐兵則從地接社的角度講述了“價值歸位”加速度,地接社如何爲旅行社長效賦能,作爲行業老兵,唐兵在現場爲大家展示了從海外地接社角度看出境旅遊行業變化、地接社的價值功能變化和一些具體的案例展示。

團宴網聯合創始人劉亞曦則從一個行業創新的角度講述瞭如何利用互聯網運營爲單體酒店宴會廳賦能,通過流量運營和大數據運營爲抓手,解決B端酒店和C端客戶的痛點和需求。

除了嘉賓的精彩演講,會議還舉辦了一場激烈的研討。聞旅CEO 周海濤擔任研討主持,四川雅睿研學旅行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興建、營地點評網CEO 閆瑞四川省中國國際旅行社研學事業部負責人孫麗敏、萬衆國旅CMO楊劍圍繞旅行社或者教育機構如何轉型才能搶佔研學市場一席之地?

四川雅睿研學旅行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興建指出研學旅行不僅解決了景區淡季的問題,而且研學旅行會成爲文娛經濟新的增長點和引擎。但是他也提出自己的擔憂,認爲研學機構80%都會失敗,因爲競爭太激烈,大家都在用關係做生意。張興建指出,最初認爲研學旅行應該以課程爲核心,但是經營一段時間發現執行纔是關鍵。最後他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研學心得:第一,堅持以學生爲主體,區分學站對接;第二,內容爲王,即線路和教育教學目標相結合,加強學生的綜合運用動手實踐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做好行前行中醒後安排。

營地點評網CEO 閆瑞坦言研學除了部委發的文件外,還有一個特殊的定義就是受衆體是中小學生的研學旅行 ,作爲旅行社,在研學這條賽道上,閆瑞認爲旅行社和核心競爭力依然是接待經驗。研學旅行,顧名思義是教育和旅行的結合,因此需要這兩個產業的磨合,包容,合作,方能讓行業走得更久;

四川省中國國際旅行社研學事業部負責人孫麗敏講述了自己進入研學旅行賽道的原因以及指出目前市場研學產品良莠不齊。同時她也闡明瞭一個行業現象,就是研學產品在旅行社的獲客率最低。而且現在大家也面臨價格戰的問題;

萬衆國旅CMO楊劍則表示比較看好研學旅行,雖然目前研學市場亂象叢生,但也是最有可能出現領頭羊的時代。此外,他認爲研學旅行需要旅行社和教育機構的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地讓學生享受到最後的研學體驗。最後,他認爲通過行業的洗牌,未來應該對研學產品有一個認證標準。

有人說:“互聯網下半場,變革就是力量。”旅遊進入下半場,除了要打磨好產品,做好服務,還要依靠互聯網思維。在旅遊新經濟的背後,是互聯網從上半場向下半場專場的大背景,人口紅利逐步見底,模式不再停留在表層,而是向着深層發展,一切都在向着產業互聯網靠近。

旅遊的影響範圍空前擴張,壞處是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平庸產品,低價產品,好處是,這個行業的空間和前景也在空前擴張。

旅遊行業的風還沒有停,砥礪前行,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