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烈經痛是子宮內膜異位徵兆 別忍到不孕才治療
劇烈經痛是子宮內膜異位徵兆 別忍到不孕才治療。(示意圖/shutterstock提供)
38歲的小美結婚多年且未避孕,無奈始終沒有好消息,求診不孕症醫師後才發現她過去因子宮內膜異位症開刀兩次,如今又復發,兩側卵巢已所剩無幾。最後從十多公分的囊腫抽吸出300ml巧克力狀的經血及組織,隔月再從極少的卵巢組織中取得唯一一顆卵子進行試管療程,終於喜獲麟兒!
根據統計,臺灣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人約佔全女性人口的5%,相當於20萬婦女,且發生率亦有逐漸升高的趨勢。究竟,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爲何會導致不孕?
●每2位不孕症患者 就有1人可能有子宮內膜異位症
被稱爲臺灣試管嬰兒之父、現任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主治醫師曾啓瑞表示,當一對夫妻有規律正常(一週2~3次)的性生活且無避孕,超過一年卻無法自然懷孕時,即可稱爲不孕。
子宮內膜異位症可說是婦產科與不孕症門診中最常見的疾病,曾啓瑞以2014年帶領團隊實施1252例試管嬰兒治療的經驗爲例說明,當時40歲以下患者不孕原因以子宮內膜異位症爲最大宗,佔25%;過去他在北醫爲不孕症病患做腹腔鏡檢查發現,830例個案中更有高達400例被診斷出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
綜觀其他如韓國、挪威、歐洲等國的腹腔鏡檢查數據也是差不多的狀況,等於平均每兩個深受不孕所苦的女性之中,經腹腔鏡檢查,就有一個肇因於子宮內膜異位症。若未加以治療,無論是自然受孕或做試管嬰兒,懷孕率都不高。
「子宮內膜異位」是指原本應該在子宮內的內膜,跑到子宮以外的地方生長。子宮內膜爲什麼會長錯位置?臨牀觀察認爲,女性本應從陰道流出的經血,少部分經由輸卵管逆流到腹腔,而經血夾帶的內膜碎片如同韓國草或郵票一樣,貼附在卵巢、腹腔壁或大腸表面。每次經期時不但陰道出血,異位的內膜細胞也會隨之增厚並剝落出血,如此周而復始,增生範圍越來越廣。
若子宮內膜細胞跑到卵巢,逐漸累積的經血便被包覆在卵巢內,形成顏色和巧克力很像的深棕色囊腫,稱爲巧克力囊腫;假使子宮內膜細胞跑到子宮肌肉層,即稱作「子宮肌腺症」;還有極少數會跑到直腸、膀胱、肚臍、肺臟或鼻腔粘膜等處的案例。
女性能透過哪些徵狀察覺自己可能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曾啓瑞醫師指出,這是一種發炎現象,會有紅、腫、熱、痛等反應,並且容易造成大小腸、卵巢、輸卵管、子宮等處沾黏,會以四個D做爲臨牀表現:1.Dysmenorrhea痛經、2.Diarrhea腹瀉、3.Dyspareunia性交疼痛、4.Dyschezia排便困難。
子宮內膜異位症爲何對生育能力造成影響?臺灣試管嬰兒之父、現任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主治醫師曾啓瑞醫師解釋,這些逆流的經血裡含有大量的自由基和前列腺素,導致卵子、精子、胚胎皆難以存活,不利於受精卵的發育和着牀;而過大的卵巢囊腫會造成排卵困難,沾黏的情形也會讓輸卵管和子宮無法正常運作,自然不易受孕。
子宮內膜異位十分棘手在於沒有預防的方法,且症狀輕微時不易被發現,有「延遲診斷」的狀況。一般從發生疾病到確定診斷約相差七年的時間。因此,當女性自覺有異,或婚後正常行房一兩年沒有懷孕,應儘快就醫檢查,儘早診斷才能掌握治療先機。其檢查方式有:
1. 超音波檢查:可找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位置,如長在子宮肌肉層的「子宮肌腺症」、或是長在卵巢的「巧克力囊腫」,但較難發現輕微的異位狀況,因此對於初期的病症診斷效果有限。
2. 抽血檢查CA-125抗原濃度:當身體組織有異常增生情形時,CA-125值會上升,因而可合理懷疑病人可能有子宮內膜異位,但僅能做診斷參考。透過CA-125檢出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大多是最嚴重的第四期。
3. 腹腔鏡檢查:透過內視鏡直接觀察腹腔內部,是目前最能精確診斷的檢查,看到患部病竈時,也能立刻進行電燒治療或將巧克力囊腫切除。
4. α1-AT(α1-antitrypsin)血清生物標記:藉由驗血方式篩選出與子宮內膜異位症高度相關的血清蛋白,有機會發現早期子宮內膜異位症,並取代腹腔鏡手術檢查,減少患者麻醉及手術的風險。這是曾啓瑞醫師2009年和時任臺北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材料暨工程研究所楊維中副教授,以及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王惠鈞院士合作的非侵入性診斷方式。
本文作者:鄭碧君
諮詢:曾啓瑞(臺灣子宮內膜異位症學會理事長、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主治醫師)
(本文摘自《大家健康雜誌》2021年5、6月號 第394期)
《大家健康雜誌》2021年5、6月號 第3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