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健康》妙齡女頻經痛 恐是「子宮內膜異位症」作祟

大姨媽」報到,渾身不對勁!50%~80%的臺灣女性都有輕重不一的經痛,有些人甚至需吃止痛藥才能度過生理期。25歲、未婚的王小姐,每逢生理期就經痛,但她不以爲意,沒想到最近半年,不但經痛愈來愈嚴重,痛到出不了門,止痛藥吃好幾顆也沒用,還頻頻拉肚子,生理期之外下腹部也常常不舒服,求醫後才發現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育齡婦女的頭號敵人

子宮內膜是位於子宮腔內的腺體組織,會受卵巢荷爾蒙刺激而週期性地增厚、剝落,形成經血。當經血逆流腹腔,沒有被免疫系統清除乾淨,子宮內膜細胞就會於子宮外落地增生,「異位的子宮內膜細胞,除了散落於腹膜,還可能附着到很多器官上。」

臺灣子宮內膜異位症學會理事長曾啓瑞醫師指出,長在卵巢上稱爲巧克力囊腫,長在子宮肌肉層則是子宮肌腺症,甚至有跑到直腸膀胱肚臍肺部等處的案例

隨着每次月經來潮,異位的子宮內膜組織也會受雌激素刺激而出血、沾黏,病人除了嚴重痛經、經血過多,還可能發生腹瀉、骨盆腔疼痛性交疼痛、排便疼痛、血便等症狀

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會使骨盆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破壞卵巢機能,導致不孕和流產,「臨牀發現,不孕的病人經腹腔鏡檢查,約有五成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曾啓瑞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雖然是良性的,擴散速度卻很快,影響遍及卵巢、子宮、輸卵管、腹膜,手術後仍有相當高的複發率,不可輕忽大意。

愈忍愈嚴重!及早就醫纔是王道

由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多樣,個人差異性大,不易警覺,患者常拖到病情嚴重才就醫,「有病人一直到囊腫破裂緊急開刀,才發現是子宮內膜異位症。」顏志峰提醒,劇烈痛經,經期間異常出血、骨盆腔痛、腹瀉,都有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徵兆,不可掉以輕心,或認爲女生難免有這樣的問題,吃止痛藥忍耐一下就算了。愈早確診,才能阻止病竈擴大,治療效果也更好。

另有網站彙整5個方法舒緩經痛,如喝黑糖薑茶、暖暖包、按摩都能讓「好朋友」來時不會那麼難過。

1、生理期食用黑糖:從中醫養生角度觀看,黑糖是溫補食物,有益氣、緩中(指緩和腸胃道不適)、活血散瘀、溫經散寒、緩解疼痛,對女性的生理期特別有效。建議可將黑糖加薑茶服用,更能達到保溫取暖作用。

2、使用暖暖包、按摩墊:可將暖暖包、按摩墊放在小腹處,利用其熱感應讓腹部保暖,讓經痛獲得舒緩。

3、按摩舒緩生理痛:可利用按摩降低經痛穴道,主要可針對有「命門穴、三陰交穴、地機穴」4大穴位;另可多按摩腳跟,因腳跟是子宮跟卵巢的反射區,多按摩就能舒緩經痛。

4、簡易氣功手法撫拍:以木形坐姿,將右手微拱,用魚際部份大拇指外側到脕關節處)由橫隔下心尖處至恥骨上方這段部位,撫轉拍200下,一邊拍一邊往下腹方向移動。

5、食療並行:生理期時最好少喝冷飲外,不妨也補充酵素益生菌,定期幫腸道大掃除;另醫學研究指出,愛吃魚的女生少經痛,原因是鮭魚、鮪魚所富含的omega-3脂肪酸,多吃能改善經痛。

大致說來,除飲食不正常會造成經痛外,天生體質也有很大關係。如常有經痛問題的女性,最好還是就醫診治,透過早期治療、早期發現,不讓每個月的「好朋友」成爲最大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