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材料新商機!工研院攜手日本創投企業UMI 簽署策略性合作伙伴協定

▲左起爲UMI社長丘誠一、工研院材化所長李宗銘。(圖/工研院提供)

記者姚惠茹臺北報導 工研院今(27)日宣佈與日本專門投資材料化學產業相關新創創投公司「Universal Materials Incubator Co., Ltd.,UMI」,正式簽署策略性合作伙伴協定,雙方將針對感測器、微機電系統資訊通訊的特殊化學品半導體材料等應用,引進日本風險資金,共同布建未來市場。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所長李宗銘表示,材料爲工業之母,材料在研發初期耗時費工,過去像是在OLED、PCB等材料上的重大突破,要達到產業化效益,至少需花費5到10年,才能開花結果,因此在投入研發的初期,需要資金市場與科技市場相輔相成,才能使科技產業成長茁壯。

李宗銘指出,UMI總計成立兩支基金規模達165億日圓投資者包括日本政府色彩濃厚的株式會社產業革新投資機構(INCJ),日本三大金控之一三井住友銀行、AGC、宇部興產、住友化學、積水化學、日本觸媒三菱Chemical、出光興產、昭和電線、信越化學、DAICEL、凸版印刷等知名日本化學廠商,目前已成功投資五棱化藥、JITSUBO及先進材料技術等新創公司,並將目光放在臺灣。 李宗銘進一步指出,雖然日本在電子領域擁有極多種子技術,但在產業化和事業方面,不只需要和日本企業合作,也需要和臺灣等海外企業進行合作,這次UMI選擇與工研院成爲新夥伴關係,主要是看準院內擁有先進的加工相關技術及研發能量

李宗銘強調,過去在臺灣產業升級轉型過程中,工研院扮演關鍵角色,像在材料領域也是歷經40多年積累,建立起近60項具差異化的創新核心技術,以開放式合作的理念,連結業界學界,聚焦重點優勢產業傳產轉型所需的關鍵材料與元件技術。 UMI於2019年4月成立UMI2基金,積極強化和海外企業的關係,而臺灣爲電子產業先進加工重鎮,工研院與UMI透過這次合作,能鏈結日本電子領域材料和化學相關的新創企業或中小企業,而工研院與國內電子材料、半導體等產業維持長期良好的互助關係,相互連結科技市場與資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