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男同志捐血政策髮夾彎!監委:政府、衛福部決策草率

衛福部去年3月曾預告修正「捐血者健康標準」,開放五年內未有性行爲男同志可捐血,但遭民間團體強烈反對,去年七月暫緩放寬、維持現行規定監委陳師孟日前提出調查報告,認爲衛福部在預告修法前未充分評估可行性衝擊影響,且遭反對後也未充分迴應及處理就停擺,凸顯相關整備工作決策過程粗糙草率,應檢討改善。

調查報告指出,2016年間,國內臺灣愛之希望協會、臺灣露德協會、中華民國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及立法委員等分別以「人權保障、去歧視及國內檢驗技術提升」等議題爲由,口頭提案請衛福部蒐集相關資料以評估放寬「男性間性行爲者」捐血限制標準的可行性。

經疾管署搜研相關資料後發現,國際間對於男性間性行爲者捐血規範,已將「永久不得捐血」限制,調整爲「一定期間內暫緩捐血」,整體而言,全球已朝有限度放寬趨勢,因此修正放寬。

調查報告指出,衛福部在預告修正「捐血者健康標準」前,雖已請衛福部「愛滋病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會」及「國血國諮議會」討論及確認,但對專家學者分歧意見未妥適處理。同時,對於修正案可行性、國人接受度,及放寬後對民衆用血安全的衝擊影響及把關機制疑義未充分評估,準備作業與決策過程過於草率,也導致「政策髮夾彎」批評。

調查報告認爲,衛福部既認爲修正「捐血者健康標準」是基於「人權保障、去歧視及配合國際趨勢」等正當理由,應善盡政策捍衛與辯護之責,但衛福部自草案預告期間因多數反對意見而暫緩修正後,除了未將相關意見提請專家委員會討論以利後續因應,更未見強化溝通與檢討精進,有欠周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