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兩岸》臺灣和大陸的30年河東30年河西——寫在雙十國慶前夕

上海。(作者提供)

自千禧年起民進黨陳水扁的「去蔣化」,2016年起民進黨蔡英文的「去中國化」,再到如今2024年總統大選前夕的意識形態操控的「去中華民國化」,就宛如變相的「文化大革命」。

記得我1997年第一次到上海,當時大批從外地過來上海打工的人,沒有錢住旅店的一些外地人就睡在上海火車站前廣場,好像廣場就是牀一樣。我當時印象非常深刻,因爲我從小在臺北沒有看過這樣的場景。但到了千禧年之後,這樣的場景在上海就逐漸消失了。而現今臺北火車站外面周圍,晚上大批的流浪漢睡着。1999年,我在西班牙馬德里出差時,當時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週年的十一國慶,當時西班牙電視臺正轉播着,1949年新中國剛剛成立時而美國新聞說到:中國這麼窮的國家竟然不需要美國的幫忙?而同樣地,播放到毛澤東對全中國人說話,中國人民站起來,我們不需要美國的幫忙。如今已經歷了74年,歷史驗證這句話是對的。中國自行造橋,造路,造汽車,飛機和高鐵,潛水艇等等,不斷的突破自我。從19世紀末期,歐美帝國主義時代所說的「東亞病夫」,到今日的中國體育強國,並且目標2035年邁向文化強國。

2010年中國大陸已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4個一線城市,30個二線城市,並且目前有24個城市達到萬億GDP。上海是魔都,深圳爲新茶飲之都和創新之都,長沙娛樂之都和美食之都,成都天府之都,杭州電商之都,重慶市網紅城市。除了深圳是經濟改革開放而成立的經濟特區首善之都,是年輕城市以外,其他這些城市都有幾千年以上。相比之下,第一,臺灣第一大經濟城市的臺北歷史只不過130多年;第二:人口/土地等資源遠遠不足。

所以,未來的中華民國總統和臺北市長不能是一個只會做執行層面的總統和市長,不能再拘泥於政治意識和國共內戰遺留下問題層面的死衚衕,而是需要一個定戰略和戰術的領導者。請走出去看看,特別包含中國大陸,不用看一線城市的市長,只要看一線城市的區長是怎麼做的。如果把臺灣當做一個企業,總統是CEO,這樣子企業遲早走向破產,因爲現在臺灣官僚天天關注選舉,政府首長的競選口號都是在畫大餅,無法實現和執行不切實際的法令,缺乏前瞻及遠景。

另外,再以臺灣第一大經濟城市臺北來看。首先,臺北城市品牌價值世界排名日益下滑。

2022年,臺北在世界城市品牌價值排名僅第52名,而新加坡是第5名,香港和上海分別是第7和8名,韓國首爾是第16名,廣州第31,深圳第34名,曼谷第38名。

其次,臺灣首府的臺北文化價值日益遞減和消失。臺灣已經被民進黨的愚民政策搞得太可怕了。中正紀念堂本應該是臺北最著名的文化地標,從陳水扁就開始,已經20幾年了,每次選舉民進黨爲了選票就來搞一下中正紀念堂。中正紀念堂是臺灣的歷史文化遺產,應該立法保護的文化古蹟。世界的文化遺產都是需要保護,難道暴君秦始皇建造「萬里長城」,隋煬帝楊廣建造大運河等等也要拆除或改造和重新命名嗎?

●回顧歷史

我出生於1970年代,正是蔣經國推行十大建設及之後的十二大和十四大建設;我在1980年代開始上學,1987年的臺灣解嚴,記得當時我正準備要參加聯考,而我爸爸衝第一個要回去他的老家福州探親。他十五六歲就出來了,這麼久了都沒有再回去家鄉看過的那種心情,不管是兩岸人民或是全球的人,只要是人,都是有這樣的情感存在。當時我爸爸是穿着西裝筆挺的回到福州,結果回來的時候是穿着睡衣的,因爲他身上的衣服和帶去的錢都被大陸的親戚們拔光了,他們當時實在太窮了。

1979年,由蔣經國所主導的臺灣「十大建設」基本完工,臺灣也開始施行以科技爲主導的經濟發展方針,臺灣經濟逐步迎來了一個新的高速發展階段。1980年,臺灣「新竹科學園區」正式設立,這個臺灣版本的「矽谷」,在日後爲臺灣創造出了鉅額的財富。這一年臺灣的GDP總額約爲423億美元,大陸則約爲1911億美元,臺灣佔大陸GDP的比重上升到了22%,超過五分之一。1981年,臺灣地區的GDP總額約爲492.88億美元,大陸約爲1958.66億美元,臺灣佔大陸GDP的比重上升到了25.16%,超過四分之一。

距今過去40多年,物換星移,大陸突飛猛進。蔣經國知道臺灣是一個小島,人口土地資源匱乏,所以,要發展經濟,我們需要大陸的土地,人口資源等等,來扶助臺灣的的各個行業走向世界並且全球化。當時他定了一個臺灣未來的方向,立足臺灣,胸懷大陸,放眼天下,放到現在還是這樣的。譬如,今年3月,FPI發佈2023年《全球音樂報告》,公佈了全球十大音樂市場,中國大陸首次成爲全球第5大音樂市場,同比暴漲28.4%,歷史上首次躋身Top5。2022年全球最暢銷藝人榜第9名:周杰倫。IFPI公佈2022「全球十大專輯實銷榜」中,周杰倫以《最偉大的作品》專輯榮登全球第一,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張華語專輯進入全球前十,他也成爲第一位拿下冠軍的華語歌手。如果沒有中國大陸的14億人口的廣大華語市場,單靠臺灣及海外華裔的市場是永遠不可能達到這樣的地位和成就。還有大陸網友說到,如果臺灣沒有周杰倫,臺灣華語流行音樂的地位,早就輸給大陸。臺灣從1953年出生的鄧麗君,劉文正時代,到1966年的張雨生和1969年的陶?,之後再到1979年的周杰倫,至今已經沒有再出現一個能開創新格局的音樂人才,爲什麼呢?資金投入和市場是主要的兩大原因。再者,現在臺灣老闆已經沒有以前那種冒險膽量和魄力,以及臺灣年輕人那種小確幸心態,越來越難與大陸年輕人競爭,畢竟要從14億人口找出優秀且肯吃苦耐勞的人,還是比臺灣的千萬人口好找。

蔣經國的臺灣解嚴已經過了36年,臺灣現在的打法必須要蛻變升級,戰略是一直是對的,但戰術要隨着時代的變遷而更新迭代。1970年代初期,臺灣十大建設剛好正開始,所以80年代當我上小學的時候,臺灣十大建設已經完成,而且因此創造全球舉世聞名的臺灣經濟奇蹟,之後還有十二大、十四大建設等等的對臺偉大貢獻,十二大建設中的設立城市文化中心及圖書館對提升和引導文化涵養和讀書風氣起到很大幫助,我當時還跟同學比賽讀書和借書。此外,蔣經國更順勢而爲的宣佈解嚴,再一舉將臺灣推向實至名歸的四小龍之首,各行各業突飛猛進且蓬勃發展,1988年一首《我的未來不是夢》,唱出當時無數臺灣年輕人的心聲。但不知曾幾何時,臺灣的四小龍之首一直往下掉,不如香港,不如新加坡,長期成爲四小龍之三。而在韓國發生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韓國痛定思痛。調整他們的一個經濟和產業升級方向,結果沉寂幾年以後跳躍過臺灣,臺灣現在就長期成爲四小龍之末。

然而在疫情期間還沾沾自喜,臺灣當局自詡經濟成長多高,其實這些都是一個假像。真正的經濟成長,是需要有一個重大戰略方向且可持續發展的,就是現在企業說的ESG,並且還能有前瞻性的發展,未來可以發展成一個兆億產業和產值,例如50年前的臺灣半導體,由李國鼎帶領發展電腦周邊及半導體產業鏈,邀請美國華裔如張忠謀等人加入,打造新竹科學園區,纔有現在的臺積電護國神山。想想何時我們臺灣還能夠創造出另外一個護國神山呢?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且這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特別是人和。科技和文化素質的軟實力始終來自於人性,所以人的因素還是佔最大的,也需要天時地利來搭配,也就是我們未來的領導人需要有前瞻性,要有大戰略、大格局、大方向。

1992年,臺灣人均GDP呈現碾壓勢態,達到了大陸人均GDP的27倍。現如今兩者之間的人均GDP差距已被縮減到了2.6倍。通過這樣的情況能夠看出,大陸經濟在這40年來有着突飛猛進的態勢,同時也打破了臺灣神話。這20多年來臺灣已經鑽入死衚衕,就是在政治方面,一個蕭規曹隨的國民黨,黨員目前只剩下30多萬人,另一個民進黨只會用愛臺灣、抗中保臺,政治畫大餅,利益分贓,經濟毫無建樹,再來一些因爲想瓜分資源或分一杯羹的無數小黨如雨後春筍出現。我們小時候那種相親相愛,講求禮義廉恥和四維八德的互助互惠互利共贏的社會風氣漸漸丟失,被權力薰心的政客搞得烏煙瘴氣,很多人不明是非,被媒體或名嘴牽着鼻子走,打着民主的口號而成爲被利用的工具。

周杰倫現在2年出一首歌,仍然獲得一堆大陸品牌邀請代言。(作者提供)

●文化和教育:文化和教育是百年大計。

臺灣曾經的文化軟實力和輸出大中華(大陸和香港),及亞太和東南亞和全球(如李安的《臥虎藏龍》)。我在上海,可以聽到公交車的司機大哥一邊聽着廣播電臺音樂還能同時一邊哼唱出唱姜育恆的《再回首》,可以聽見廣場舞大媽放着葉啓田的《愛拚纔會贏》一邊跳舞,可以聽到路邊停放的車子上播放着羅大佑的《童年》,這就是有臺灣流行音樂產業的靈魂和故事內容做支撐的,音樂IP智慧財產的魅力,以及文化軟實力和可持續歷久不衰的原創作品價值。周杰倫現在2年出一首歌,仍然獲得一堆大陸品牌邀請代言,22年前創作的歌曲,還能一直火到現在,騰訊花5.7億人民幣買斷3年大陸獨家版權。1990年起出生臺灣孩子則出現斷層,因爲臺灣教育格局太小,且大陸崛起,資本往大陸市場傾斜。並且2000年起民進黨開始從小孩教育下手,大搞意識形態「去中化」。如果持續加重下去,臺灣將會註定要失去全球華語音樂市場(而最大就是大陸市場),臺北也將會失去「華語音樂中心」的寶座。

臺灣文化價值日益遞減和消失,臺中的中港路改成臺灣大道。是不是什麼都改成臺灣名字就是愛臺灣呢?法國的道路名字都是用一些哲學家,科學家等歷史知名人物來做命名,臺灣有命名道路的法則,能夠把臺灣帶領到更高的文化層面呢?而不是因爲選票來搞意識形態,動不動的就是把介壽路、「中」字道路名字改成臺灣大道,這樣有何意義呢?臺灣的政府可知道一條道路、一個商圈能夠有多大的經濟效應呢?美國紐約的第五大道,法國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英國的牛津街都是位居全世界租金排名最高前幾名,成爲城市名片。拿破崙曾說過,年輕人必須認識自己所在地區應該的定位和方向,切勿不切實際,被政客矇蔽雙眼,不明真相。

●沒有本省和外省區別:只有有無常識和文化素質的分別,以及或早到晚到臺灣的差別。

從大陸來臺保家衛國的60萬軍人(我父親是其中之一),現在臺灣社會爲何都不提他們的貢獻呢?十大、十二大、十四大建設等等的對臺偉大貢獻,包含臺灣中西橫貫公路建設時死亡的一萬多名榮民,現今臺灣人民有多少人記得他們當時爲建設臺灣的便利交通而付出的血汗和努力呢?從十幾年前,臺灣公共電視上的一部電視劇《曾經》,就可以知道這些老兵和軍人有多麼不容易,很多還是15-18歲就過來臺灣的,或者年長的已婚卻與妻子家人兩地分離。我對這部電視劇印象很深刻,演員張世飾演一位年輕士兵,從大陸過來臺灣,因爲孩子纔剛出生,他孤身一人來到臺灣,因爲思念家鄉和孩子發瘋了,見到別人家的孩子就想抱。

2008年總統大選之後,我們家去基隆餐廳吃午飯,飯後我爸爸跟服務生問洗手間在哪裡?這個女服務生竟然說了一句,他不是臺灣人。因爲他的福州口音,讓一個住在臺灣近60年的人,竟然被一個年輕的基隆服務生說他不是臺灣人。一個十五六歲就離開福州家鄉,跟着國民政府來到臺灣,還在馬祖守衛了近20年的人,竟然被一個年輕的臺灣服務生說他不是臺灣人?2008年國民黨馬英九高票當選總統,也毫無知覺這個嚴重問題的後續影響,教育和文化還依舊跟隨之前民進黨的「去中國化」,沒有改變。

用胡適對毛澤東說過的一句話:社會的演進是自然,並不是用一個階級來去鬥爭另一個階級。曾經外省人來自大陸,大多數是企業商人,軍事家和軍人士兵。當時,這些階級可能比較富有,另外作爲國民政府的軍人,從大陸過來臺灣,他們有一些補貼補助,可是這畢竟都是少數,而且畢竟這些人離鄉背井,爲了保護臺灣所做的一些犧牲,他和眷屬獲得一些相應的福利補助,這也是無可厚非的。蔣經國來臺時,也陸續推行了一系列的造福臺灣農民的政策,從三七五減租到公地放領和耕者有其田,到後來的臺灣經濟奇蹟的時代,1980-90年代的時候,一些舊的農地被徵收改建,臺灣很多農民一夜間成爲爆發戶,這些都是靠着當時蔣經國政府造福人民的舉措和政策,難道本省人感受不到嗎?爲什麼還要在一個小小的臺灣區分本省和外省,被民進黨牽着鼻子走呢?其實這些就是民進黨爲了選票的一個洗腦手段。

曾經有一本書出說到臺灣最美的風景就是人,我現在很難感受到最美的風景是人,因爲長期的被民進黨這樣誤導和分裂族羣,留下來遺憾和長期帶來的巨大傷害。

臺灣以前的美好是怎麼來的?現在怎麼變得「論文抄襲」「學歷造假」「欺騙和隱瞞事實真相」,只爲做大官和鞏固政權、利益分贓?

用「永遠的第一夫人」宋美齡說過的一句話: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現在的年輕人知道臺灣的十大建設、十二項建設、十四項建設等等,還有中部橫貫公路及北迴鐵路是怎麼來的嗎?國民黨再繼續跟着民進黨對打而不知道自身定位,還學民進黨所謂的「假本土文化」,只是爲了選票和政權,將會失去大批的知識藍的選票,他們寧可棄權,不去投票。

●中國大陸目標2035年達到文化強國。如何找到臺灣自身的軟實力價值?

經濟、文化、教育、觀光、體育,這是需要與周邊區域的聯動及交流和互相切磋,就像乒乓球一樣,欲強則強,遇弱則弱。2000年起,民進黨陳水扁總統要推動臺灣觀光,然後撒錢到俄羅斯和歐洲行銷臺灣觀光,特別是俄羅斯可能很多人連臺灣在哪裡都不知道,俄羅斯人民會想要來臺灣觀光嗎?反而是對同文同種且對臺灣人文歷史感興趣(如臺北故宮,民國時期的文物和制度等),或對寶島臺灣風景和情懷的中國大陸人,不斷地設限。這些近20多年的意識形態,什麼愛臺灣的口號,其實早已慢慢毒害臺灣人民思想。

1997-98年亞洲金融危機過後,韓國文化產業發展歷程對臺灣產業轉型和升級的有何啓示呢?文化產業是21世紀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國際化的激烈競爭中,文化產業已經成爲一個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關鍵要素。爲了使臺灣的文化、文創產業及生態鏈(中西融合特色)早日躋身於世界文化城市的行列,臺北應從韓國首爾文化產業發展歷程中汲取有益的經驗,走出一條具有臺北的中西融合特色的文化強城市之路。

1960-90年代,臺灣本是華人之光,臺灣模式優於大陸模式,「中華正統在臺灣,中華未來在臺灣」,這樣的論調不但爲當時的臺灣社會主流所堅信,甚至於很多大陸的知識分子也對此深信不疑。雖然那時兩岸還沒有開放三通,但是鄧麗君的歌聲卻早已從各種管道傳進了大陸;臺灣80-90年代到千禧年的文化軟實力,輸出到大中華的中國大陸和香港及亞太和東南亞,並且以臺北爲華語音樂中心,音樂人才匯聚,如香港周華健,新加坡孫燕姿、阿杜、林俊杰及馬來西亞梁靜茹、光良、品冠等等,均在臺灣的土壤上成名。從1988年大陸第一次引入臺劇《一剪梅》,到如今愛奇藝與臺灣中視同步播出的《想見你》,臺劇在大陸的痕跡已有30多年。2019年起一批臺劇在內地掀起波瀾,《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不能是朋友》、《俗女養成記》、《想見你》無不以新穎的題材和視角獲得兩岸觀衆的青睞,成爲了熱度與口碑雙贏的爆款劇,可惜大陸的愛奇藝平臺在臺灣投資已經被民進黨用意識形態的法令下架)

用小米創辦人雷軍說的一句話:一個人的力量抵不過團隊,團隊的力量抵不過平臺,平臺的力量抵不過趨勢。贏得明年臺灣總統大選,必須整合所有在野政黨,突破弱點和歷史遺留的包袱;臺灣現今已是隻有少數人有極強的政黨觀念,不是非綠不可,也不是非藍不可,只有少數是墨綠和深藍。

臺灣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抓住了三個機會:硬體、晶片和代工,從而一飛沖天。但過去的成功經驗恰恰成爲了臺灣未來成功的阻礙。我看過報導特別認同,Acer宏碁的創始人施振榮表示,臺灣的創業精神還是在的,但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大企業互聯網化的程度不高,他們的行爲習慣和思維方式都是以看得見的硬體爲主。施振榮還就直言「如果把眼光放在臺灣,你的價值是1,如果放在全球,就是100倍的價值。」臺灣本地的大企業不喜歡投資互聯網。大公司們更喜歡投資看得到的固定資產,而不是賣商業模式和用戶體驗的互聯網公司。想像力不足、狼性不夠,創業的人不實在,投資人也不喜歡投錢,就形成了一個互爲因果的惡性循環。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初期,臺灣還能重現硬體時代的輝煌,但留給臺灣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臺灣必須以更加開放的政策,如升級爲接連兩岸—海峽西岸、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亞太的樞紐城市及大力發展城市更新,吸引國際戰略投資和雙贏合作(如開放並推動香港、新加坡、美國及歐盟的商業地產投資開放運營商來臺,或主動爭取如上海和深圳),積極並主動大力推動吸收各項新興產業的人才,爭取未來轉型和升級的全球商業機會和競爭力。2022年後疫情時代,新加坡經濟已有回暖,也在尋找自己新的定位,並且,發佈了一個2025智慧國的很大的局。韓國首爾力挺元宇宙:打造元宇宙城市,出臺五年規畫(首爾新科市長要在2026完工全球第一座元宇宙城市);所以,臺灣必須以更開放的大格局、國際觀胸懷及投資建設來提升臺灣價值和全球競爭力(首先是吸引人才的優惠和補助政策,包含中國大陸),而不是繼續用意識形態來操控,讓臺灣未來繼續下沉來,造成優秀人才不來,人口還外移。

文章最後用電影《沙丘》中一句話,就是:領袖從來不是天生的,只是當使命召喚時,他就挺身而出。早在1987年,蔣經國就已經爲臺灣的未來發展和經濟前景訂立下方向:立足臺灣,胸懷大陸,放眼天下。特別是1970年後出生的臺灣中產階級家庭孩子,希望國際化、全球化的發展方向,臺灣及中國大陸的大中華,加上全球市場接軌,中西文化融合,這纔是凸顯臺灣的核心價值和優勢。在民國112年雙十國慶的前夕,寫下這篇文章,以供臺灣人民思考。(高志萍/市場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