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將遺孀嚴秀峰辭世  馬、朱致意錯開未碰頭

馬英九1日出席臺灣抗日名將友邦將軍遺孀秀峰的告別式。(圖/記者賴於榛攝

記者賴於榛/臺北報導

臺灣抗日名將李友邦將軍的遺孀嚴秀峰,在6月中以95歲的高齡辭世,總統馬英九、身兼國民黨主席新北市長朱立倫1日都出席嚴秀峰女士板橋殯儀館的告別式,但朱立倫快馬英九一步,8點55分致意完後便隨即離開並未停留,馬英九則是在9點10分左右抵達,除了致意外,也頒贈褒揚令與抗戰勝利紀念章給李友邦夫婦家屬

李友邦將軍是新北市蘆洲人,馬英九致詞時指出,李友邦當時不滿日本統治,參加林獻堂、蔣渭水先賢設立的臺灣文化協會,後來離臺赴陸念黃埔軍校,併成立臺灣義勇隊與義勇隊少年團,還設立了4間臺灣醫院浙江日軍周旋,2年後與嚴秀峰結爲連理,他誇讚這對戰火鴛鴦,爲戰爭增添浪漫。

馬英九還說,嚴秀峰則是杭州女孩,在17歲的荳蔻年華就毅然決然投入抗日戰爭,並在民國28年接下浙東保衛戰傳遞軍情的重要任務,嫁給李友邦後在抗戰勝利後隨其返臺,但卻捲入白色恐怖冤獄攜子入獄,兩人天人永隔,但晚年出獄後爲李友邦平反,還整修蘆洲古宅,將其申請成爲古蹟,「嚴秀峰見證大時代的動盪,與民族禦侮戰爭的悲壯,用女性的柔情與堅毅,爲生命帶來耀眼的光芒,特別頒發褒揚令,感謝她對國家社會貢獻。」

「當時讀到臺灣義勇軍故事,感動到幾乎落淚」,馬英九指出,因此他在民國94年擔任國民黨主席期間,把臺灣先賢的肖像掛在中央黨部大樓外牆,第一批一位是蔣渭水,一位就是李友邦,當時他還向前來參加的嚴秀峰致歉,而當時嚴秀峰提及希望能有國家級的抗戰紀念館,向抗日英雄致敬,目前政府則是構想國家軍事紀念館,讓後人永遠緬懷

►►►關注2016,邀請讀者加入《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