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品德教育必須是客製化的

對於一般教育,我們常常說要因材施教,品德教育其實也應該如此。首先,相信大家都同意,品德有很多面向,各種文化都有提到各種的美德,有的是負面表列,也有的是正面表列的。最簡單的品德教育就是將這些規範都寫成文章,傳授給學生,到時候考試一下,如果學生考得好,他的品德就沒有問題了。

試想,如果我們問學生,你該不該虐待動物?任何一個小孩都會說不應該;你再問,你該不該孝順父母?所有的孩子都會說應該。所以我認爲品德教育不是如此簡單的。

絕大多數的小孩,如果生活在非常正常的環境裡,品德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的,我們不能保證他是聖人,但是也不必擔心他會出大亂子。我認爲品德教育對一些高風險的孩子是十分重要的,我們最該做的事,是要防止孩子走偏。若國中時期就和不良分子來往,國中畢業後也不升學、參加幫派,最後永遠不能自拔。這種孩子是我們最該注意的。對於這種孩子,我們不能曉以大義,和他講一大堆大道理是沒有用的,我們應該要知道爲何這些孩子有走偏的可能性。

一個孩子如果衣食無虞,有來自父母的關愛,功課也都跟得上,是不必擔心的。反過來說,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失去功能的家庭中,功課又跟不上,也幾乎沒有零用錢,若是附近有一些不良幫派,就會設法吸引他。比方說,給他一些金錢上的資助,這個孩子禁不起誘惑,就慢慢地變成社會邊緣人物。

這種孩子最需要的就是關心,如果我們關心他,除了在金錢上有一點幫助以外,最重要的是要使他的功課變好,上課聽得懂老師在說什麼,也跟得上進度,如此他會覺得自己將來是有前途的,因此也就不會和不良分子來往。

我們應該瞭解品德和學業是有關係的,功課還不錯的孩子多半不會走偏路,所以我們的品德教育一定要注意到學生的學業程度。對於那些家庭有問題而又功課不好的孩子,品德教育最重要的乃是先讓他的功課變好。如果只講大道理,那是完全沒有用的。

對於一般的孩子,最重要的品德教育是培養他們的愛心,也就是說,要讓他們永懷悲天憫人的情懷。老師們應該注意到孩子們會接收到相當多與暴力有關的訊息,他們所玩的遊戲脫不了暴力,電影也是如此。這對老師是一大挑戰,因爲我們的社會愈來愈不重視相愛,只重視相互的競爭。

我們身爲老師,應該努力地使學生知道暴力對人類的危害,我們不能使學生對戰爭有興趣,而應該厭惡戰爭。我們不該崇拜戰爭中的英雄,而應該告訴學生,這些吹起號角的人會造成多少孤兒寡婦。

總結一句,品德教育不能靠教條,而應該因材施教。

(作者爲清華大學榮譽教授、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榮譽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