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戰繼續打?華爾街日報:誇大陸方實力更危險

中間偏右華爾街日報也反對川普政府簡單粗暴的全面封鎖陸企,指出科技難以去除全球化。(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雖然美國現在可能無暇他顧,但拜登(Joe Biden)入主白宮後,是否該延續川普(Donald Trump)對中國大陸貿易、科技戰?《華爾街日報》以「誇大中國科技高超才能的危險」(The Danger of Exaggerating China's Technological Prowess)爲題,指出高估中國在人工智慧、5G技術已超越美國,並以此爲依據閉關自守,實際上反而可能導致美國真的變落後。

文中指出,去年12月因堅守司法中立、拒絕配合找選舉舞弊證據辭職的前司法部長巴爾(William Barr)曾說中國正在領軍5G;哈佛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稱中國擁有21世紀最有價值商品,也就是數據,如同上個世紀的沙烏地阿拉伯,並稱中國正處於未來10年超越美國的軌道上。

報導認爲,這隻顯示對技術的不充分理解而導致誤判或提出錯誤政策是多麼容易發生。在人工智慧上,更依賴專門數據而非無差別的大量數據,也沒考慮到收益遞減規律。而且除了機器計算能力,人工智慧領域更大的動力人才,美國之所以能領先,是因爲能吸引全球最優秀科學研究人員,如果將這些人才的工作當成國家機密封鎖,或限制接受中國學生,只會拖慢他們的腳步,或使他們將技術帶到其他地方去。

華盛頓有些人認爲必須打垮華爲,才能恢復美國在5G主導地位,但5G發展的動力是半導體軟體系統雲端計算,這些領域的領航者是美國,而不是華爲或其他中國公司。川普切斷華爲半導體供應鏈重創了這家中國企業,但如果華爲真如華府那些人所說是領導者,又豈會如此不堪一擊?

報導分析,5G物聯網會連接數萬設備和軟體供應商,將有大量數據跨國流動,中國當然會是個重大安全問題,但不會只是唯一的問題。最後呼籲,既然權衡決策政治家外交家的工作,他們應該對基礎技術有深入理解,如果安全戰略宗旨只是在消除與中國科技業接觸帶來的風險,註定會失敗,至少美國的盟友幾乎都不會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