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度低落 貼再多也沒用

臺灣溫體業者憂心貼了臺灣豬貼紙無助銷售。(呂筱蟬攝)

貼再多標章也沒用!中壢興國市場販售臺灣本土溫體豬的詹姓業者表示,不懂爲何政府強行要讓不安全的豬肉進口臺灣,也不懂臺灣豬標章和貼紙哪裡不同,只要顧客對豬肉來源有疑慮,就算貼了也沒用。

他說,市場總管理處市府開過會,確定攤商是賣本土豬肉就發放臺灣豬的貼紙,問題出在如何取得消費者信任,如今還未進口生意已經下滑,不敢想真正進口後還會不會有生意。南崁菜市場許姓鹹豬肉攤商說,就算貼了臺灣豬標章,民衆也會懷疑,畢竟標章人人都可標示,黑心廠商更不怕衛生單位稽查,民衆爲了避免吃萊豬,會選擇完全不吃。

販售臺灣黑土豬肉與餛飩美食的鄭姓業者表示,標章版本太多,會擔心不符查覈標準每張都貼,但仍有不少消費者有疑慮,還要再口頭強調都是使用臺灣豬,貼了等於白貼。他也觀察到,自從萊豬宣佈進口,民衆減少外食小吃店生意下滑,即使強調國產張貼標示,仍有不少人對豬肉來源有高度警戒

來自浙江的豬肉攤老闆娘王燕華感嘆,衛生單位不斷來宣傳、發標章,每日進口豬肉也會發印有日期的貼紙,一堆貼紙老顧客根本不看,強調年前是豬肉旺季,過去平均1天賣1頭豬,年節前可以1天4頭至8頭,只能祈求生意不會受到萊豬衝擊,讓他們可以過好年。她也不諱言:「元旦起只敢吃自家賣的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