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廢棄「漁網」危害礁岩 海底垃圾6處調查出爐

南灣漁網。(圖/環保署水保處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爲了解臺灣海底垃圾現況,環保署日前挑選了全臺6處港口河口巖岸地形區域,以人員潛水方式執行「臺灣海域污染清除處理調查計劃」,地區包括臺南安平港卑南溪口、蘭陽溪口、淡水河口、墾丁南灣及佳樂水等,共計清除海底廢棄物17公斤。

環保署於104年3月22日至5月19日間執行調查計劃,在距岸約300公尺處,選定1萬平方公尺範圍內,以2人1組方式潛水進行海底垃圾調查及清理作業。環保署指出,這次垃圾清除件數共計24件,其中以鐵鋁罐11件最多,其次爲塑膠袋、塑膠瓶玻璃瓶罐,並拾獲廢輪胎、廢棄漁網及橡皮管等較大型垃圾。

分析調查結果顯示,臺南安平港、卑南溪口、蘭陽溪口及淡水河口等4處地區,沒有發現大量海底垃圾。環保署表示,主要可能爲安平港區調查處遊客較少,而卑南溪、蘭陽溪及淡水河口調查區位於河流出海口激浪區,且海底爲沙質地形,海底垃圾易受浪涌推動影響衝打至岸上

但是墾丁南灣、佳樂水地區的礁岩地形就沒那麼樂觀,環保署表示,在海底有發現廢棄漁網、橡膠管及廢輪胎等較大型的海底垃圾,其中廢棄漁網覆蓋在礁岩上,容易對當地生態造成危害

另外,環保署指出,歐盟於西元2013年使用拖網研究地中海黑海地區海底海洋廢棄物情形總計收集5398件海洋廢棄物,將近一半爲塑膠類(佔49.6%),其次爲金屬類(佔8.7-22%)及玻璃瓷器類(佔6-22%)。

►►►要聞+趣聞,鎖定《ET即時》粉絲團就對了!

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