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缺氧」難防!各年齡都可能出現 醫憂:猝死機率升高

▲目前快樂缺氧情況多在高齡身上發生,但年輕人猝死案例已經出現。(圖與本文無關/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臺灣疫情進入本土社區感染後,每日確診數字持續不下,昨(29日)新增21死則創下新高,「快樂缺氧」的致命危機成爲網路熱門關鍵字專家指出快樂缺氧因當事人難以察覺,今後猝死人數死亡率恐怕還會再創新高。

據瞭解,一般人血氧飽和度應在95%至100%之間,低於93%便屬於異常,低於90%則需要氧氣治療,若80%以下則有損害器官功能的危險。快樂缺氧(Happy Hypoxia)一詞又爲「隱形缺氧」,最早於去年4、5月便有英文文獻可查出,指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確診患者已經出現血氧低於95%至93%以下的情況,但本身沒有感覺到呼吸困難,因此容易延誤就醫,並常病情急轉直下時毫無防備,容易導致猝死。

對此,根據《聯合報》引述雙和醫院院長李岡遠的說法,COVID-19患者多爲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但仍能迅速發展至「快樂缺氧」階段,而且此情況無論年齡醫師指出儘管死亡病例多高齡患者,但無慢性病的年輕人因此猝死的事件也開始出現。

對於血氧濃度急呼吸次數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若「血氧數值低於95%、胸悶呼吸急促」,居家檢疫時應主動回報。隨着雙北醫療量能擴充,李岡遠說情況會逐漸減緩,但熱區周邊及中南部疫情令人ㄉ優,建議儘可能加強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