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救兒虐 加把勁

新竹市3歲男童生父與生父的同居人束帶綁在陽臺上,被媽媽救援時已瘦骨如柴,左眼還有瘀血。(翻攝自臉書爆料公社

新竹發生虐童案,3歲男童遭生父以束帶綁住雙臂,關在陽臺上,皮包骨身軀讓人看了心疼和氣憤。諷刺的是,今年是家暴防治20週年,家暴兒虐案件卻有增無減,除了司法應儘速查明真相、嚴懲虐童行爲,政府公權力更應積極介入這類高風險家庭,否則亡羊補牢,爲時太晚

我國在1973年制定《兒童福利法》,2003年與《少年福利法》合併爲《兒童及少年福利法》,2011年再修正爲《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從法律來看,對兒少保護不可說不完備。但據衛福部資料,近年兒虐通報案件逐年飆升,雖是因通報系統健全和社羣媒體檢舉增加,讓黑數浮現,然而從2013年3萬4545件到去年5萬9912件,今年第1季更達到1萬2641件,平均每10分鐘就有1件兒虐案件,顯見法律無法達到實質保護孩童用處

尤其兒童家暴事件成因複雜,包括經濟疾病婚姻關係因素都會觸動發生,甚至會受毒品外力影響,過去法不入家門,現在就算有保護令,一張紙所能發生的效果有限,更何況社工、警察都無法投入24小時保護。

兒虐造成的不只是身體傷痛,更是內心難以抹滅的烙印,更可能因爲惡性循環,讓受暴者成爲下一個加害人。所以政府應對這類高風險家庭投注更多關心,一旦發現問題,就應透過公權力強制取代親權,並給予被施暴者家庭立即的救助關懷,才能避免憾事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少子化的今日,每個兒童未來都將承擔更多責任爲政者的責任和當務之急就是要讓人民吃得飽、穿得暖,讓所有人都能夠活得健康和安全,太多政治算計只會造成不幸事件不斷重演